全国地级市2021年前3季度财政收入前15强嘉兴排第五、泉州呢?
今年前3季度各项数据大部分已经出炉,各类城市经济榜单也在进行中。但将非省会的普通地级市和诸多高层级城市放在一起参与比较,其实有失公正的,因为这类城市是被后者通过各种渠道吸收数据的,包括资金、财税等真金白银指标。
所以本文将省会、总部城市等高能级的类型剔除,包括财税方面能够自保地计划单列市。只收录在2021年前3季度普通地级市之间的一般预算收入情况,看看能排名前十五强的城市是哪些,运行状况又如何?
我国普通地级市有两百多个,能够进入前15的必定是其中的佼佼者。但从上榜城市能够发现,超强地级市还是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一一个意外那就是榆林市,因为今年的特殊情况增速爆棚,闯入了前十五强的榜单。
在各省中发展较为均衡的江浙两省是入围城市*多的,分别有5个和四个城市上榜。而经济*一省反而只有东莞和佛山两市在列,主要还是广东省内部发展不均衡导致,广深佛莞四城的财税总额已经要占全省一大半了。
经济总量第三省山东也只有两个城市入围,分别是潍坊和烟台。这主要是山东整体经济效益上一般,全省的一般预算收入在前四省也是*末的。
虽然山东省内城市发展同样也是相对均衡,但都实力不强。在前15强中的这两个城市排名也不高,潍坊市虽然在今年前9月增长非常快,但财税总额也只有544亿元,排名地级市中的第八位,而烟台市更是只能排在第11位。
四大省已经囊获了地级市前15强中的13位,另外两个就是上述的榆林市,以及北方主要经济城市唐山。那么在地级市中GDP总量排名前列的泉州市呢?为何在这个榜单中消失了?
可能不少人又会以经济模式和产业结构说事了,在一定程度上这些确实会对税收产出造成一定影响的。比如规模以上工业越强,财税就会相应走高。就像地级市之王苏州市的财税在全国都能排名前五,就是其庞大的工业规模带来的。
榜单中东莞、嘉兴等城市同样是工业强市,它们的财税规模都出现较高位次。嘉兴要高于温州、南通,而东莞市按照二级财政口径比划的话,是不低于无锡市的。
按理说泉州市上报的规工营收和利润总额都是不低的,要比嘉兴、常州、唐山这些高许多,更是金华几倍之多。但它的一般预算收入还是未能进入前15,相比以规下工商业为主的金华市还低,只能说明是泉州市自身的数据问题了。
再来看看前十五个城市在今年的财税运行情况吧。因为今年的经济快速复苏,带来了产业效益和税收的同步提升,从它们的一般预算收入增长速度来看,都表现出非常迅猛的态势。
其中像东莞和金华两城的同比增速要超过20%,非常给力。东莞市也因此超过了佛山市,金华也超过了台州市跻身前十五,并无限接近徐州市。
但要说*为惊人的还是榆林,同比增速高达57.8%,如果这是在普通城市是难以想象的,但对于榆林这类城市来说大起大落也是正常。
今年的煤炭供应紧张、价格飙升,榆林等煤炭生产地在为国家做贡献的同时,自身也能收获不少财税上的收入的。当然这类城市的起伏也是很大,不太具备可持续性的排名高位,哪天煤炭价格开始回落,也会影响到它的GDP、一般预算收入等增速上的同步走低。
综上所述,我国现有各区域地级市发展还是非常不均衡的,在2021年前9月要不是榆林突然闯入,那么十五强的榜单将会被全部来自沿海省份的城市包揽。这也是我国的现状,要想达到各区域均衡一体发展,还是任重而道远的。
当然这里还有好几个GDP总额能排名前十五的地级市未能上榜,还是因为在产业规模和效益上相比榜单中的城市较弱吧。所以也能看出唯GDP论是不靠谱的,并不能完全体现各地的真实经济实力的,您说是吧?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