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港区打造氢能产业集聚高地 力争示范引领长三角
7月23日,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嘉兴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1嘉兴氢能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浙江嘉兴正式召开。百位氢能领域专家学者、政府主管部门领导、示范应用企业负责人及相关产业代表,围绕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构建地区氢能产业生态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实施路径等热点问题展开探讨和交流。
“嘉兴当前发展*大的特点是创新和开放。我们正瞄准氢能技术的创新、全产业链的打造、氢能产业生态的共建,作为嘉兴践行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重要手段。”嘉兴市副市长盛全生表示,“这次论坛将为嘉兴氢能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我们竭诚欢迎各位专家和领导帮助我们共同发展好氢能产业,我们也将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和发展生态,为生态绿色发展贡献嘉兴力量。”
发展氢能产业是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的重要举措。作为浙江省氢能产业发展的首个试点城市,嘉兴先行先试,在长三角氢能产业的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4月,嘉兴市人民政府对外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氢能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力争通过五年时间,把嘉兴建设成为氢能产业链完备、创新能力强劲、基础设施完善、应用场景多样,且具有国内重要影响力的氢能示范城市。
《实施意见》明确,要在嘉兴港区规划建设长三角(嘉兴)氢能产业园,延伸带动上下游企业集聚,在长三角地区形成示范引领。嘉兴港区作为嘉兴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在发展氢能产业上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天然优势。
以链聚产,嘉兴港区已经集聚了从制氢、储氢、运氢到加氢、用氢等氢能上下游产业链的知名企业,企业成果不断涌现,项目建设不断提速。如区内的嘉化、华泓两家气源企业目前副产氢资源目前已达到2.2万吨/年,均开展了氢气综合利用项目;嘉化能源和浙能集团合作共建了国内首座商用液氢工厂,其气氢业务已经拓展到长三角区域;华泓目前投产的年产45万吨丙烷脱氢项目,可提供大量纯度为99.999%的工业副产氢;已落户港区18年的岩谷气体是日本专业气体公司,其在建的氢气提纯项目将于明年投产。
氢能产业发展需要依托多元化的氢能应用场景。嘉兴港区地理位置优越,是长三角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嘉兴海河联运的*一站。去年嘉兴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17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95.57万标箱,其中海河联运集装箱达到36.3万标箱。全球100大集装箱港口排名中,嘉兴港列第91位。这为港口物流用车、叉车、海河联运船舶等提供了丰富的氢能应用场景。根据《实施意见》,至2025年,嘉兴将有至少2500辆氢能燃料车辆投入市场,这为落户项目提供了更为可观的应用场景。
近年来,嘉兴港区全力打造长三角(嘉兴)氢能产业示范先行区,高标准谋划氢能产业发展,产业配套进一步完善。为此,嘉兴港区谋划了一个产业园、一个配套政策、一个运行平台、一个基金、两个中心。其中,一个产业园即长三角(嘉兴)氢能产业园,总规划1.4平方公里,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旨在打造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面向未来的创新型高能级产业生态园。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嘉兴港区氢能产业项目云启动和项目签约仪式。在项目云启动环节,氢能产业园启动建设;加氢站开业运营;鸿基集团*一辆氢能物流车投运;嘉兴市首条城际氢能公交示范线路开通。这意味着嘉兴氢能产业发展向实质性应用更进一步。在项目签约环节,氢能科研、年20万吨二氧化碳捕集与综合利用绿色减排、氢能产业链、氢能应用和产业基金、绿色贷款综合授信、氢能源汽车等六大批次、不同类别的项目正式签约入驻。
“嘉兴港区将围绕氢燃料电池的上下游产业链,重点招引‘八大零部件’关键企业,孵化一批质子交换膜、催化剂、碳纸等氢能关键项目,培育一批像UMOE一样优质的加氢、运氢、储氢装备配套企业。相信随着越来越多产业链项目的落户投产,嘉兴港区一定能成为长三角氢能产业集聚高地。”嘉兴港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冯中海表示。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