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港区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城乡发展均衡是一个重要衡量指标。2020年,嘉兴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1.61:1,城乡差距为全省*小,统筹城乡发展水平全省*优,而嘉兴港区更是其中佼佼者。今年一季度,嘉兴港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1.48:1,为全市*低,高质量打造了共同富裕的“港区样板”。
嘉兴港区区域面积55.8平方公里,作为嘉兴市属开发平台之一,自2001年管理体制调整以来,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基石、改革这一关键、缩小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这一主攻方向,牢牢把握社会改革这一群众*关注的重点领域,锻长板、补短板、挖潜力、拓空间,始终坚持朝着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高水平共同富裕目标前进。
经过20年的不懈奋斗,嘉兴港区率先踏上更为和谐、更趋共享的城乡融合发展道路,资源要素双向流动、城乡互促共进的新格局基本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城乡居民共享新型城镇化发展成果。
不仅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一盏盏明亮的路灯照亮了村民的回家路,嘉兴港区黄山村村民徐林荣觉得,只要出行方便,农村生活就是“田园牧歌”。染店桥村的农家书屋组建了“红色起航”读书会,每季度开展“红色故事大家学”活动,村民孙建英觉得日子过得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有意义。马家荡村村民金建根每天都要去村里遛弯,他做梦也没想到,以前脏乱穷的村子已变身为美丽乡村,在村里就像到了城里大公园。
共同富裕,根本靠发展,关键靠统筹。事实上,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小、基本公共******均等化程度高的背后,是嘉兴港区持续做强产业,不断谋求高质量发展。
近日,省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公布了2020年分领域分行业亩均效益领跑者名单。在28家省级开发区组成的东北片中,位于嘉兴港区的乍浦经济开发区位列第5名。
经过20年发展,嘉兴港区工业经济实现了跳跃式发展,每年都会跃上一个新台阶。尤其是近年来,港区聚力打造高能级临港产业平台,目前已初步形成以绿色化工新材料、航空航天、氢能产业为核心的“2+1”产业格局。
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快速发展,化工新材料产业成为港区*一大支柱产业,园区成为我国化工新材料的重要产业基地之一,跻身全国十强。乍浦港借河出海、海河联运,跑出港口发展的加速度。2020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6616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76万标箱,成功迈入全球百大集装箱港口行列。全力打造的面积10.3平方公里的临港现代装备航空航天产业园,正成为全市*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平台之一。
搭上高质量发展“顺风车”,嘉兴港区迸发出强劲动力。规上工业总产值从2002年的22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718亿元。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3亿元,首次突破20亿元大关。
20年来,嘉兴港区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以占嘉兴全市1.27%的区域面积,贡献了全市8.3%的规上工业总产值、10.4%的利润总额及11.9%的利税总额,已经成为领跑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主阵地。
经济的发展,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今年一季度,嘉兴港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1866元和14744元,列全市*一和第二,城乡居民收入比降至1.48:1,为全市*低。
作为纯农业自然村落,近年来,马家荡村在嘉兴港区生态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的管理建设下,紧扣富民惠民,打好乡村振兴“组合拳”,使得往日传统农业自然村蝶变为如今产业融合的省3A级景区村庄,一幅产业旺、乡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早在2003年,浙江以“八八战略”为引领,先行一步作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改革探索。也正是从2003年开始,乍浦镇作为嘉兴港区所辖的*一镇,因为滨海新城核心区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启动征迁工作,拉开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序幕。
城与乡之间,有一道无形的墙。乍浦城乡原有17000多户居民,在撤乡并镇和港区设立前,近九成居民在农村,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为此,嘉兴港区作出规划,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全镇五六千户农户的集聚搬迁,以加快滨海新城建设。嘉兴市和港区的战略决策,也是乍浦镇发展的机遇。
区域发展“一盘棋”,空间规划“一张图”。20年来,嘉兴港区以征地拆迁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从2003年到2020年底,累计完成签约9385户,涉及3.5万余人,103个自然村整建制搬迁,38个区块清零。
嘉兴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20年来的征地拆迁,3.5万余人完成从农民到居民的身份转变,80%以上的农户进城生活,普通家庭至少拥有2套住房。新社区以现代化城市小区为标准进行规划、建设,配套学校、市场、卫生站等公共设施,共同发展和富裕起来的港区城乡居民对不愁吃穿、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新生活倍感满意。
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双轮驱动下,通过高标准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嘉兴港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使人和要素在城乡自由流动,为人口和生产力布局一盘棋提供了可能,为港区农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征地拆迁*大限度地实现了土地的集约利用,嘉兴港区招引了一大批产业项目,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一大批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和重大民生项目相继建成投用;农业也朝着集约化规模化的方向有序发展,港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重点建设现代科技种业类、生态研学教育类、特色文化旅游类等项目,促进一二三产深度有机融合,带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农民增收。
经过多年探索,嘉兴港区已经初步构建起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共同繁荣、互促共进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城乡统筹是因,均等共享是果。推进共同富裕,不单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更体现在民生福祉全面提升上。
杭州湾畔千年涛声依旧,乍浦古镇却已今非昔比。在被确立为嘉兴市构建“1640”网络型大城市的六个副中心之一的滨海新城核心区后,千年古镇乍浦乘着滨海开发的东风,开始由“集镇”向副中心“城市”华丽嬗变。
“以2002年启动旧城改造为标志,乍浦城市建设展开了新篇章。”乍浦镇负责人介绍。如今,嘉兴港区建成区面积从原来的2.6平方公里扩展到21平方公里,依托“山、海、港、桥、古镇”五大资源优势建设的海港新城框架已拉开。
乍浦城镇每天都在发生着靓丽的变化。整治河道80.6公里,再现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水乡环境;“城中村”环境整治,背街小巷大“变脸”;“造城”“造绿”两不误,公园变成了“绿肺”、街道变成了“绿网”;城市道路90%亮化和通村公路亮化全覆盖,水泥路直接修到农户家门口一个城在绿中、道在林中、人在景中的宜居、宜业海港新城呼之欲出。
高品质的生活离不开高质量的社会治理和公共******。嘉兴港区累计投入2.6亿元,调整学校布局和教育资源优化,基本实现了教育资源利用*大化;平湖二院、镇医院改造提升,新建公共卫生******中心以及村(社区)卫生******站,有效解决了城乡居民看病就医的突出问题一项项民生实事的推进,描绘的是城乡共享的美丽底色。
共同富裕是“全民共富”。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实践中,嘉兴港区不断探索社会保障、社会建设、社会管理、公共******等基础性工作新路子,在精准上下功夫,创新工作手段,想方设法增强群众的获得感。
尤其是嘉兴港区着力构建本地居民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全覆盖、新居民稳步扩面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持续增强住房保障能力。今年嘉兴港区公租房保障覆盖率从年初的0.07%快速增长到1.27%,增速领跑全市,有效解决了一大批住房困难家庭的安居问题。
产业强起来,城乡美起来,群众富起来。如今,在嘉兴港区这片生机勃勃的热土上,“共同富裕”的清风吹进了每个人的心田。一条新型城镇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双轮驱动、生产生活生态相互融合、改革发展成果共享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已越走越宽。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