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举全市之力打造产业新地标培育强劲增长极
时不我待,奋楫者先!对标苏州工业园区“升级版”,嘉兴将举全市之力,启动建设12个高能级产业生态园,力争到2025年底,园区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大关。
体现国际标准、世界水平、未来眼光,12个高能级产业生态园科学布局重大产业发展空间,强化产业链、创新链、生态链深度融合,打造世界级的先进制造业园区集群,为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中*精彩板块谱写新篇章,为建设“五彩嘉兴”开辟新战场!
不知从何时起,国内半导体装备产业基地已悄然形成“北烟台、南海宁”格局。3年多前,“中兴事件”让海宁于危中寻机、拿定先手,布局泛半导体产业链精准招商,为做强“中国芯”打好基础。
3年多来,锚定半导体专用装备、基础材料、核心元器件三大方向,海宁泛半导体产业从无到有、渐露锋芒,形成“天通系”“欣晖系”“芯盟系”和“大基金系”四大系列,在建泛半导体项目25个,计划总投资154.37亿元。
先人一步、快人一拍!海宁泛半导体产业园建设的成功经验在于,始终坚持“高标准定位、错位式发展、专业化建设”发展思路,逐步探索出适合泛半导体产业、符合海宁实际的“八个一”培育模式,即“一家上市公司、一个领导小组、一个产业规划、一个实施意见、一套扶持政策、一个产业基金、一张招商路线图、一所专业学校”,让泛半导体产业焕发“芯”力量,使之成为具有海宁辨识度的优势产业。
今年,趁着全市规划建设高能级产业园的东风,海宁大手笔规划7500亩土地,以新产业为城市主平台注入新活力,着力打造由海宁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尖山新区、鹃湖国际科技城组成的“三区一城”泛半导体高质量发展平台。一个面向未来的新产业正在潮城破土而出,勇立潮头。
“半导体产业看海宁”“汽车工业看平湖”……今年,嘉兴厉兵秣马、快马加鞭启动12个高能级产业生态园建设,锚定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生命健康、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装备等前沿领域,每个园区深耕1至2个重点产业,发展产业链、价值链高端环节,抢占未来产业、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
每个高能级产业生态园规划面积超过10平方公里;布局的产业在投入、产出等方面具有先进性,未来工业总产值可超过1500亿元……这意味着,嘉兴在未来5年要打一场面向未来的产业升级之战,以“高质量、现代化、竞争力”为核心目标,实现区域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的质的飞跃。
目标宏伟而未来可期。经过5年奋斗,到2025年,每个高能级产业园工业总产值超800亿元,12个园区的工业总产值将突破万亿大关;每个园区投资强度力争达到500万元/亩,税收力争达到100万元/亩;每个园区引进全球行业头部企业、世界500强企业、超百亿项目各5个以上,培育上市公司、百亿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各2家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以上;全市要形成3至5个自主可控、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千亿级产业集群。未来,具备嘉兴辨识度的产业新地标将从园区拔地而起。
“半年拉框架、一年出形象、三年成规模、五年成标杆”,高能级产业生态园建设要体现开放发展的嘉兴高度、嘉兴力度和嘉兴速度。以5年为建设周期,在这12个产业强引擎的引领力下,实现经济总量上规模、投入产出上水平、发展质量上层次、产业集群上台阶。
放眼“十四五”,嘉兴*大的地标就是产业新地标;“十四五”的重要增长点就是产业。12个高能级产业生态园的主导产业将成为嘉兴未来重点产业,也毫无疑问地成为万亿工业新嘉兴强劲增长极。
大手笔孕育大发展,大发展呼唤大改革。我市按下高能级产业生态园的建设启动键,同时也按下了加快平台改革提升的快进键。未来5年,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将迎来多个点位同步进行。
创新组织领导方式和政策供给侧改革,我市成立了由市委*、市长任组长的高能级产业生态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已出台《关于建设高能级产业生态园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同时,各园区围绕自身主导产业,自行梳理个性化的产业政策清单,实现“一链一策”。
创新用人制度,《指导意见》明确,鼓励按程序实行全员聘任制和末位淘汰制,对特聘的高层次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可按有关规定实行“特岗特薪”,用改革来激励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成为推动高能级产业生态园建设的一大亮点。
创新产业用地供应方式,支持国有企业建设高标准厂房,推动园区开发从出让土地为主向出租厂房、定制厂房为主转变;探索以多用途复合利用的模式供应产业用地;通过加大存量土地腾退和再开发力度,全力保障园区发展需要。
创新园区管理方式,高能级产业生态园实行国资公司运营管理,建立健全“一园一国资”的运行机制。
作为城市“未来主引擎”之一,嘉兴将举全市之力,为高能级产业生态园打通用地、用能、用人、用钱等要素保障供应链。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系统性重构、创新性变革,建设高水平现代化平台体系,加快推进我市平台能级提升,推动产业链、创新链、生态链深度融合,提升嘉兴制造整体竞争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既是产业地标,也是城市网红;既是产业高地,也是精彩园区;既是事业福地,也是幸福家园……聚焦“高能级”和“产业生态”两个关键词,嘉兴高能级产业生态园突出“六个*流”,做好做足融合大文章,以产业为引领,塑造产城融合新标杆。
编制*流规划、建设*流设施、集聚*流产业、提供*流配套、营造*流环境、打造*流队伍,对标“六个*流”不难看出,产城融合是高能级产业生态园建设的一条主脉络。在编制*流规划中明确要求,结合园区交通区位、资源禀赋和现实基础,着眼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引入数字园区、生态园区、低碳园区、平安园区等理念和标准,高起点编制园区发展规划。
在提供*流配套中,坚持产城融合发展理念,统筹考虑园区核心区与生活区、商务区、办公区等功能板块以及附近区域城市功能建设,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园区。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产业生态园建设不是简单地造个“区中园”,而是要打造“开放园区、创新园区、数字园区、绿色园区、人文园区”。园区配套以“九通一平”为起点,融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示范道路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功能*优集成,并根据产业需求完善个性化配套设施,让入驻企业无忧,来了就不想离开;让客商感到像家一样温暖,来了就不愿离开。
既有产与产的融合,也有产与城的融合,更有城与城的融合,做好产城融合将凸显产业生态园的别样风情。
跳出园区看园区,高能级产业生态园既彰显着城市之变、治理之变、发展之变,更蕴含着深度的思想之变、理念之变、路径之变,是新时期嘉兴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战术“棋眼”。嘉兴将以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加快建设高能级产业生态园,使之成为水绿文交融、产城人和谐的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南湖区财政局有效盘活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
南湖区:做好“水文章” 打造高品质诗画水乡
红船少年与党的二十大代表面对面
全区11.5万亩水稻 陆续开镰收割
南湖区全面推动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
先学一步 学深一层 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
一抹“志愿红”成为防疫温馨底色
“数字”助力 让共同富裕光芒照亮每个角落 南湖区民政局守住民生底线托起稳稳幸福
南湖街道“特殊守门员” 构筑社区防控严密防线
凤桥镇工业全域治理暨“两高一低”企业整治进度领跑全区
“三幅图景”描绘大桥镇高质量共同富裕新画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