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嘉兴厂房土地出租出售 > 正文内容

人口吸引力超过宁波、南京这座城市开挂了?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人口吸引力超过宁波、南京,这座城市开挂了?

  近日,浙江省统计局公布了*新人口数据——2021年末,浙江省常住人口为6540万人,与2020年末相比增加了72万人。其中杭州和宁波的人口增量就分别达到23.9万人和12.4万人,占了全省的一半以上。

  令人颇为意外的是浙北小城嘉兴,2021年常住人口增量达到10.5万人,几乎与宁波持平。而且,由于嘉兴人口基数较小,其增幅比宁波还高,仅略次于杭州。放眼省外,嘉兴人口增量甚至超过隔壁省会南京(10.37万),彰显出极为不俗的人口吸引力。

  作为浙江经济第五城、人口第六城,名不见经传的嘉兴人口吸引力为何如此优越?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嘉兴近年来的人口增长情况。

  七普数据显示,嘉兴常住人口达到540.09万,比2010年增长了89.92万,增幅约达20%。若论人口增量,嘉兴在浙江排名第四,在长三角高居前十,比南通、常州、温州等经济强市都高。若论人口增幅,嘉兴甚至超过了上海、南京、无锡等经济巨头,在长三角排名第六。

  无论是增量还是增幅,嘉兴在浙江、在长三角都高居前列,人口吸引力可见一斑。不过,嘉兴的人口增长并非一直都保持较高水平,而是在近年出现了一个明显加强的趋势。

  搜狐城市梳理了过去十年嘉兴的常住人口增长情况,发现在2017年之前的几年,嘉兴的人口增量并没有非常亮眼,大约保持在每年6、7万左右。而从2017年开始,其人口增量有了明显提升,除了2020年之外,增量都保持在10万以上。

  究其原因,与上海的全面接轨或是*重要因素。2017年3月,嘉兴成为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的示范区;7月,嘉兴与上海、杭州签署《沪嘉杭G60科创走廊建设战略合作协议》;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公布……嘉兴近年加速融入上海,在产业对接和交通互联的过程中,也提升了人口吸引力。

  近年 50% 以上外资项目通过上海引入

  嘉兴是距离上海*近的城市之一,但其工业发展基础薄弱,经济体量和产业结构与隔壁的苏州相差甚远。此前嘉兴的主导产业以化工、纺织、服装、化纤、皮革等传统产业和高耗能产业为主,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不高。

  近年,嘉兴提出了“总部在上海,生产在嘉兴;孵化在上海,转化在嘉兴”的协同模式,主动承接上海产业外溢。比如嘉兴平湖,承接了很多上海汽车工业配套企业,2020年平湖汽车零部件产业总产值已达到220亿元,超过服装、箱包等传统优势产业,成为当地一号产业。

  再比如嘉善,曾经以木业为支柱产业,近年却成为接轨上海的“桥头堡”,承接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战略产业。目前,嘉善30%以上的工业产品为上海配套,90%以上的外资和内资直接或间接受上海影响而进入,包括喜力啤酒、和硕集团、格科微电子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或行业龙头企业。

  不仅是平湖和嘉善,整个嘉兴近年来招商引资成果都十分亮眼,尤其是外资引进。2017-2019年,嘉兴实际使用外资从29.9亿美元升至41.3亿美元,排名反超宁波晋级浙江第二。据当地官方媒体报道,近3年嘉兴引进的外资项目中,有50%以上都是通过上海引进的。

  而且,嘉兴引进外资的质量也非常高。截至2021年底,嘉兴累计引进乐高、松下、日本电产、飞利浦、德马吉森、采埃孚等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167个,数量位居全省前列。过去五年,嘉兴引进总投资超亿美元项目249个,连续三年超亿美元项目数量列浙江之首。

  人才跟着产业走。在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建设的*一年(2017年),嘉兴便引进上海高层次人才319名,引进上海大院名校老师、科研人员17人到嘉兴挂职。此后三年,嘉兴共引进海内外顶尖人才149名、国家级高端人才412名,中高端人才净流入率居全国第四。

  除了产业对接,嘉兴近年也加快了与上海之间的交通互联。要知道,嘉兴虽然是距离上海*近的城市之一,但与上海市中心的实际距离却比较远,与其接壤的金山区、松江区都是上海远郊,沪嘉同城化进展缓慢。

  2017年,嘉兴先后开通了5条省级毗邻公交线路,同时嘉善开通了嘉善归谷园区、科创中心至上海松江9号线的通勤巴士,实现了与上海地铁站点对点通勤。

  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后,“轨道上的长三角”随之提出,嘉兴更是迎来重磅利好——沪乍杭、沪乍杭货线条干线铁路,沪杭城际、水乡旅游线条城际,上海示范区线、金山至平湖线、嘉善至西塘线、嘉兴至枫南线条市域铁路被纳入规划。其中有5条铁路连通上海,加上已有的沪杭铁路和沪杭客专,未来至少有7条铁路连通上海,“轨道上的嘉兴”雏形已现。

  此外,嘉兴已于去年开启了城市轨交新时代,并与另一侧的杭州率先实现了轨交互通。去年6月25日,嘉兴有轨电车一期工程示范段开通,6月28日,连接杭州和嘉兴海宁的杭海城际铁路开通,“无缝换乘”杭州地铁1号线,嘉兴的交通便捷度和枢纽地位得到了大大提升。

  当然,嘉兴并没放弃与上海之间的轨交互通。在此前几年,嘉兴曾数次提出与上海地铁对接的建议和研究,比如2020年提出的上海地铁17号线延伸至嘉兴。虽然此后上海发布的17号线延伸规划并未到达嘉兴,却依然保留了对接的可能。不难想象,随着嘉兴与上海之间的交通线网逐步建成,未来还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口流入嘉兴。

  除了全面接轨上海,嘉兴近年也主动加入“抢人大战”,在住房、落户、人才引进等方面出台了一些强力政策。

  比如在住房方面。2016年5月,嘉兴市公积金中心迈出了接轨上海的*一步,实现了与上海公积金中心的单边贷款政策,即在上海缴存,在嘉兴购房,可享受嘉兴公积金贷款。当年,嘉兴商品住宅成交35209套,同比猛增了106%。

  比如降低落户门槛。2018年,嘉兴全面取消购房落户面积限制,允许租房人员申报落户;2020年,又取消了城区落户需要连缴5年养老保险的限制。不断降低的落户门槛,使得嘉兴的户籍人口实现了快速增长:2017年之前的几年,嘉兴每年户籍迁入人口不足3万,2017年后增至4万以上。

  再比如出台人才新政。2017年,嘉兴出台“人才新政30条”,为顶尖人才提供*高100万的购房补贴。此后三年,嘉兴共引进大学生19.8万人,并保持年均20%以上的高速增长;中高端人才净流入率居全国第四,*具人才吸引力城市跻身全国35强、全省第三。

  2020年,嘉兴又发布了《嘉兴市大学生“550”引才实施意见》和《嘉兴市本级人才房票实施办法(试行)》,提出用5年左右时间引进50万名大学生,顶尖人才*高补贴800万元。这些新政效果显著,2020年,嘉兴新引进大学生首次突破10万人、硕博人才超过5000人;新入选省级引才计划、省海外工程师、省领军型团队数,分别列全省的第1、第1、第2位。

  可以说,与上海的全面接轨,加上颇有力度的抢人政策,让这座在上海光环下“暗淡”了多年的浙北小城迎来了高光时刻。上海市华夏经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高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今对于嘉兴来讲是一个非常好的阶段,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时代机遇。但如何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为今后的发展提供支持,是嘉兴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2] 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建设满一年 嘉兴交出这样一张成绩单.新蓝网

  [3] 推动嘉兴接轨上海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曹贤忠

  [4] 长三角一体化桥头堡:浙江嘉兴的3张“金名片”.中新网

  [5]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下专家详解“嘉兴机遇”.嘉兴日报

  CDA课程咨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jiaxing.021cf.cn/index.php/post/5718.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class=jsx-2067324226锁定重点产业!嘉兴科技城加速科创平台建设

class=jsx-2067324226锁定重点产业!嘉兴科技城加速科创平台建设

  日前,今年3月刚刚签约的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研究院已完成民非注册、场地装修,该研究院的成立,将有力推动去年底引进的总投资25亿元的氮化镓射频及功率器件项目,为南湖区集成电路新一代半导体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向纵深推进,各区域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也更加明显。面对新冠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今年初以来,嘉兴科技城紧紧锁定集成电路、智能装备...

嘉兴市培育制造业现代化产业集群的思路与对策

嘉兴市培育制造业现代化产业集群的思路与对策

  根据《浙江省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行动计划》提出的嘉兴市在全省绿色石化、汽车制造、现代纺织产业集群中的基础和定位,结合我市各地提出的“十四五”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定位,经综合梳理和研究,我们认为“十四五”期间,我市应重点发展培育现代纺织、化工新材料、汽车制造、智能家居和新能源产业五大制造业产业集群,通过规划引领、创新驱动、互联网+、品质提升、要素保障、政策支撑等“组合拳”,到2025...

浙江省嘉兴市鼓励企业主导制定国际标准提升本地先进产业竞争优势

浙江省嘉兴市鼓励企业主导制定国际标准提升本地先进产业竞争优势

  本报讯 (郑小梅 张 律 记者 曹吉根)日前,从浙江省嘉兴市传来好消息,由嘉兴市科创企业赋同量子科技(浙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赋同科技)牵头制定的“关于超导单光子探测器暗计数”国际标准即将发布。这是我国牵头在超导电子光领域的首个国际标准项目,也是全球首个单光子探测器国际标准项目。   据嘉兴市市场监管局标准化处负责人介绍,赋同科技是目前国内*一一家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系统产业...

“主导产业”展现“主导地位”

“主导产业”展现“主导地位”

  昨天,从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平湖经开两大战略性主导产业增长态势良好,其中37家规上数字经济企业实现产值100.5亿元、82家装备制造业企业实现产值133.5亿元,即数字经济和装备制造业两大战略性主导产业企业数只占平湖经开全区规上企业数的50%,产值占比却达到85%,可见其主导地位。   康迈尔机电(嘉兴)有限公司是平湖经开的一家数字经济企业,走进变速箱生产线...

光伏产业动能澎湃!嘉兴秀洲高新区这家企业成为秀洲区首家销售超百亿企业

光伏产业动能澎湃!嘉兴秀洲高新区这家企业成为秀洲区首家销售超百亿企业

  光伏产业是嘉兴秀洲高新区的特色主导产业之一,正持续为全区的经济发展注入“阳光动力”,释放澎湃动能。2021年,嘉兴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成为秀洲区首家销售额超百亿企业。   走进位于嘉兴秀洲高新区隆基乐叶的生产车间,一条条自动化产线正满负荷运作,经过焊接、层压、组框、清洗等步骤,全速生产高效单晶组件产品。2020年10月底,嘉兴隆基正式投产,仅一年时间就达成了销售额破百亿的...

嘉兴五大主导产业全增长

嘉兴五大主导产业全增长

  “食品加工产业增速*快,去年实现总产值20.60亿元,增长63.1%,在规上工业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据区统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汽配产业去年实现总产值82.92亿元,成为主导产业中增速回升*快的产业。今年,开发区还将进一步利用韩泰、东海设立的研发中心,推动产业由大向强转变。   据悉,化纤纺织产业11.6%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以高性能氨纶纤维、超纤皮、牛仔布为代表的高档纺织面料的...

浙江日报数字报纸

浙江日报数字报纸

  “近两周,平湖市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用电量持续增长,产能有序恢复。”5月9日,国网嘉兴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来到纳铁福传动系统(平湖)有限公司,为企业送上*新的产业链分析报告,并指导企业线上查询能效账单,提供节能建议。   3月以来,嘉兴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影响较大,企业物资运输不畅、订单流失等问题凸显,全市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压力较大。为*大限度克服影响,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国网嘉兴...

如何定位农业园区的主导产业

如何定位农业园区的主导产业

  农业园区要有自己的主导特色产业,这是业内外领导和专家的共识,也是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的核心,更是一个农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活力所在。那么嘉兴港区农业园区的主导产业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既难,又不难。   昨天,乍浦镇的主导农业产业是什么?   平湖市乍浦镇农业产业的昨天,就是典型的传统农业,与周边县市区相比,事实上没有明显的优势。即:一没有自然优势,如土壤、气候、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