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和保护工程三年
地理标志作为一项重要的知识产权,是产品品质特征和信誉的标志,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文化和区域形象的代表符号,是国际经贸中国别权益的体现。实施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和保护工作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是当前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一项重要任务,是推动地方特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地理标志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对地理标志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以提升全市地理标志品牌经济价值、市场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为目标,以强化地理标志培育、运用、保护、管理、服务为主线,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基础,以服务区域经济和产业提升为重点,着力补短板、强基础、扬优势、塑品牌,推动地理标志与特色产业发展、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生态可持续发展、历史文化传承有机融合,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和新时代嘉兴人文精神,更好地培育区域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通过实施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和保护工程三年行动,培育一批蕴含嘉兴元素、品质精良、惠农显著的地理标志品牌。到2023年,全市新申报地理标志(地理标志证明、集体商标和地理标志产品)10件,全市有效地理标志数达到25件,地理标志许可使用市场主体达200家;建立4家地理标志保护指导服务机构,培育地理标志优势产业2个,培育地理标志示范区1个。
1.建立地理标志宏观统筹工作机制。将地理标志工作列入“十四五”知识产权发展规划重点编制内容,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围绕地理标志品牌提升、品质保障、品类拓展等方面实施地理标志运用促进项目,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政府、协会、企业之间的联动工作机制。
2.建立地理标志注册梯队培育机制。结合区域产业特点和市场需求,依托品牌指导服务站,精准定位目标产品、目标主体,从当地特色农产品、传统手工业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入手,结合地理标志普查摸排,推动建立市、县区、乡镇三级地理标志基础数据库,激活地理标志存量资源,积极引导、鼓励更多的市场主体达到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要求。制定地理标志培育规划和政策措施,持续做好培育、申请和注册指导工作,努力挖掘我市地理标志资源和品牌特色,逐步形成梯队建设机制。
3.推动农产品地理标志和绿色食品认定融合机制。大力推动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和绿色食品认定相融合、县域特色优势产业提档升级和农民持续增收相融合,积极探索“一标一品一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着力推进我市地理标志农产品基地化建设、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和品牌化运作。
4.开展区域地理标志优势产业培育。制定地理标志产业培育发展计划,壮大地理标志优势产业,实施好地理标志管理规范和标准,建立产品目录和档案,推进地理标志产品质量和品质价值提升。实施地理标志品牌提升工程,实现产品提质升级,打造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地理标志品牌。开展区域优势产业培育,发展产业基地,打造产业链条,叠加文化功能,强化品牌运作,助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探索形成若干地理标志支撑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特色经验。
5.推动地理标志产业带农惠农富农。发挥地理标志龙头企业的产业带动作用,将农户纳入地理标志产业体系,鼓励和支持发展地理标志产业化联合体,推动形成“地理标志+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基地)”产业链条,探索“标志—产品—品牌—产业”发展路径,以地理标志为纽带,通过信息互通、技术共享、品牌共创、增信融资等方式,与农户形成稳定利益共同体。强化政策引导和项目扶持,培育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好、辐射带动强、有较高知名度的地理标志品牌企业,助推乡村振兴工程,带动农户增收全面奔小康。
6.推动地理标志产业融合发展。开展地理标志支撑产业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研究,探索地理标志与专利、商标等多类型知识产权协同运用支撑产业区域创新发展机制。将地理标志特色产业培育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协同发展旅游功能,推动地理标志产业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兴业态有机结合。打造农业、加工业、文化、生态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乡村田园综合体。推动地理标志与互联网、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产业深入融合,实现经济效益倍增的裂变效应,更好地引领地理标志产业辐射带动乡村振兴。
7.强化地理标志公共服务提升机制。结合品牌指导服务站建设,引导地理标志管理机构设立品牌指导服务站,以帮扶基层品牌注册、运用、保护、管理为主要工作内容,侧重地理标志使用企业做好地理标志的规范使用和运用,努力打通商标知识产权工作“*后一公里”。积极开展公益性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范和纠纷应对指导,组织专家及相关机构为地理标志管理机构和使用人纠纷案件提供涉外知识产权指导服务,开展涉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培训与宣传,助力地理标志“走出去”。
8.实施地理标志专业服务提升计划。加强地理标志专业人才队伍培养力度,开展地理标志培训,培养一批熟悉地理标志实务和管理型人才队伍。引进优质地理标志品牌服务机构,提升地理标志服务能力和水平。鼓励引导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拓展地理标志服务业务。加强地理标志运用促进专家智库建设,为政府决策和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9.推动地理标志产品推介走出去。依托国家级、省级各类品牌专题专栏等宣传推广平台,打造一批品牌价值高、品牌认知度广的地理标志产品;组织地理标志产品参加地理标志专业展会、中国商标节、博览会等活动,有效拓展地理标志营销传播渠道;建设地理标志展示厅、拍摄专题片,挖掘地理标志文化内涵,传递品牌文化和价值;鼓励地理标志海外注册,布局海外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总结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地理标志助力强企富农典型,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10.完善地理标志专项执法和监管保护机制。将地理标志保护纳入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范围,结合地理标志产品上市重要时点,组织开展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查处滥用地理标志违法行为,维护地理标志持有人的合法权益。建立地理标志产品质量及侵权假冒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规范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行为。强化地理标志使用单位管理,对地理标志的印制、使用等实现全流程管理。加强线上与线下日常监管,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开展地理标志执法检查,重点查处假冒侵权、标识使用不规范、非法印制等违法违规行为,规范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一)强化统筹协调。各地要高度重视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和保护工作,充分发挥牵头作用,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工作协调协同,互通信息,整合资源。着力构建企业做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搭平台、社会共参与的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作格局,合力推进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作的有效实施。
(二)完善投入机制。合理利用现有财政资金渠道,加大对地理标志运用促进的政策扶持力度,推动地理标志产业与资本市场对接,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努力形成地理标志产业发展资金投入的合力,拓宽地理标志企业的融资渠道。扶持引导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主体主动参与地理标志的保护、运用。
(三)注重宣传指导。做好政策宣传,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推进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舆论引导,及时总结和宣传推广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作中涌现出来的成功经验、先进典型,加强舆论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助力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