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光伏玻璃大王:公司产量全球第二身家570亿成为嘉兴首富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浙江光伏玻璃大王:公司产量全球第二,身家570亿成为嘉兴首富
随着光伏产业不断壮大,辅材行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期。所谓辅材,指的是光伏组件除去电池片以外的其他材料,包括玻璃、胶膜、背板、铝边框等。其中,光伏玻璃主要加装在*外层,起到保护电池片和电极的作用,其质量直接决定了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和使用年限。
去年,国内光伏玻璃表观消费量(产量+进口量-出口量)达到848.79万吨,同比增长3.75%。行业呈现出信义光能和福莱特双寡头竞争格局,自2013年以来两家合计产能始终维持在全行业的40%以上,去年更是超过了一半。
这一细分行业也诞生出两位富豪。一个是信义光能掌舵者、“玻璃大王”曹德旺老乡李贤义,另一个是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阮洪良。根据2022胡润全球富豪榜显示,前者身家510亿元;后者则为570亿元,蝉联浙江嘉兴首富宝座。
公开资料显示:福莱特集团成立已有24年,是一家集玻璃研发、制造、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主要产品涉及太阳能光伏玻璃、工程玻璃、浮法玻璃、家居玻璃四大领域,以及EPC光伏电站工程建设、玻璃用石英矿的开采和销售,生产基地坐落在浙江嘉兴、安徽凤阳、越南。
上世纪80年代中期,23岁的阮洪良成为嘉兴玻璃制品厂厂长,这一干就是14年。98年的时候,他和几个朋友凑了6万元,合伙创办耐邦经贸(福莱特的前身),靠做玻璃产品贸易生意赚到*一桶金。而彼时,李贤义已经涉足汽车玻璃十年,正式布局建筑玻璃领域。
进入21世纪,福莱特开始投资建厂,生产镀银玻璃镜、钢化玻璃、夹层玻璃和中空玻璃等产品,并成为宜家的指定供应商之一。到了06年,公司每年已经有2亿元收入,但阮洪良并不满足于此,而是把目光瞄向了光伏行业。
这一年,“无锡尚德”的施正荣以180亿美元身家成为中国首富,一时风头无两。但当时光伏玻璃行业被法国圣戈班、英国皮尔金顿(后被板硝子收购)、日本旭硝子和板硝子4家外资企业垄断,进口价格高达80元/㎡,尚德等下游厂商不得不默默承受。
阮洪良看到了其中的商机,“我思想斗争了一个星期,上还是不上,那一周的时间,吃饭走路满脑子都是玻璃,其他什么都听不进去。”*终,砸下7000万元进军这一细分领域。随着第1条100t/d光伏玻璃生产线点火,福莱特成为国内*一家规模生产光伏玻璃产品的企业。
刚开工时每个月亏20万,连亏了3个月,直到通过欧洲的认证,才顺利打开国际市场。福莱特是中国*一家、全球第四家取得瑞士SPF认证的光伏玻璃企业。往后发展,成功研发出阻断紫外线太阳能超白压花玻璃及其制造方法、太阳能超白压花玻璃的熔容、减反射高透过率太阳能超白压花玻璃及其制造方法。
2011年,福莱特开始向产业链上游延伸,获得安徽凤阳1800万吨石英岩矿区采矿权。三年后,公司进入光伏电站工程领域,同年6月合计10.228MW分布式光伏发电站成功并网发电完成各项业务布局。此后,还从德国引进技术领先的Low-E镀膜生产线,并在越南等地筹备建设工厂。
去年,福莱特实现营业收入87.13亿元,净利润2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18%和30.15%,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光伏玻璃业务实现营收71.22亿元,同比增长36.28%,占比高达81.73%。光伏玻璃在产产能达到1.22万吨/天,位居行业第二
值得一提的是,在福莱特打破国外企业技术垄断的第二年,信义玻璃开始进军光伏玻璃。在二者的带动下,国产企业开启了量产扩张之路。2016年前后,光伏玻璃基本实现国产化替代,原本不可一世的外资巨头黯然退出。
目前,我国光伏玻璃产量占全球市场90%以上。从去年开始,行业进入扩产潮,除了两大巨头,蓝思科技、海螺水泥等上市公司也纷纷加速产线布局。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若全部产线按期投产,国内光伏玻璃产能将处于过剩状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