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提速跨域协同发展全面融入长三角
8月17日上午,第四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在上海举行,来自三省一市的党政主要领导、研究机构和智库专家、企业代表共聚黄浦江畔世界会客厅,共商一体化大计,共谋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三省一市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发展成果不断涌现。这一过程中,嘉兴正在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展现更大担当与作为,向着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的目标疾驰。
“从我们这到上海金山,出行时间从原来的30分钟缩短到3分钟。”在嘉兴嘉善县姚庄镇的陈女士颇有感触地说,自从2020年12月家门口的姚杨公路与上海金山的叶新公路打通后,出行时间大大缩短。
更令人期待的是,7月13日,沪苏嘉城际铁路上海段、江苏段、浙江段同步宣布开工建设。这个长三角地区首条跨两省一市的快速通勤铁路,串联起虹桥商务区、青浦新城、环淀山湖创新核、西岑科创中心、水乡客厅、祥符荡科创绿谷、吴江高铁科创新城等核心功能区,实现重要功能节点间30分钟可达,进一步增强上海、苏州、嘉兴1小时生活圈活力,实现交通出行的“同城化”。
打通姚杨公路“断头路”,开工建设沪苏嘉城际浙江段是嘉兴融入长三角、深化交通一体化的重头戏。而民生领域的“同城感”也让嘉兴市民直呼获得感爆棚。
“没想到,我在扬州看病也可以刷嘉兴市民卡。”这几天,说起自己在扬州的看病经历,嘉兴市民杨女士记忆犹新。前不久,她带着孩子去扬州旅游,中途犯了病,在扬州*一人民医院看病时,“用嘉兴市民卡一刷就结了,跟在嘉兴看没区别。”
扬州是长三角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新开通的一批城市之一。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嘉兴与长三角地区城市间正加速打破公共服务的区域壁垒。
户口迁移无需两地跑、社保卡在多个场景实现“一卡通用”、跨省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覆盖上万家医疗机构……截至7月底,长三角跨省通办的政务服务事项或相关应用场景已达138项。
交通、民生领域的互联互通,使得客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经济活动的各种要素加速流动,聚集效应彻底打破了以往的行政壁垒,一种更富有想象力的“同城”概念正在形成。
“准确地说,我们现在就在大虹桥。”采访中,嘉兴平湖的一位招商人员说线年开始,“大虹桥”建设主体从上海一家变成三省一市共建,目标定位从过去的“虹桥商务区”提升到“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嘉兴的平湖、南湖、海盐和海宁纳入南向拓展带,与上海共同建设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金南翼,成为又一个国家战略下的发展共同体。
对于GDP总量约占全国四分之一的长三角来说,*重要的一个使命,就是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实现“1+1+1+1﹥4”的发展效应。
“我们总部在上海,传感器芯片基地在浙江嘉善,目前还在临港建设晶圆厂。没有长三角一体化的深入推进,就不可能实现这样的产业布局。”某科创板上市企业负责人说。
从汽车、集成电路到生物医药,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紧密关联,伴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机制体制的不断创新,要素流动更为顺畅,产业发展活力更为充沛。
“以前我们只能在所在区域的银行贷款,可选择面比较窄,现在有了‘E企融’这个平台,就能挑选*适合的金融服务。”嘉善某装饰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今年疫情期间公司有一笔订单款急需支付给上海青浦区某材料公司,经同行介绍,在刚刚上线的“E企融”平台上看到,建设银行上海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支行“建行e贷—e信通”金融产品很符合企业需要,于是立即申请,很快便获得相关的授信款项。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自今年4月“E企融”信易贷服务平台启动试运行以来,着力引导示范区内各金融机构开展同城化金融服务,让人才、资金等市场要素在示范区更加畅通流动。
除了资金要素的流动以外,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同样拨动企业心弦。对嘉兴有创新需求的各类企业来说,有一张券非常受欢迎,那就是“科技创新券”。凭借这张“科技创新券”,嘉兴企业可以到上海的科研机构购买检测服务,并享受到30%的补贴。截至目前,上海已有1600多家创新机构可为嘉兴提供3700余项服务。
如今,示范区在绿色发展、要素流动、共同富裕等方面推出88项制度创新成果。“不破行政隶属,却能打破行政边界,一体化制度创新的持续推进,必将为广大市场主体提供更有力的政策支撑和制度保障。”上海市发改委主任、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主任华源说。
机制体制改革创新、促进要素有序流动,带来的是可见的效率提升和融通共赢。在这道“1+1+1+1﹥4”的高质量发展运算中,嘉兴正通过融合互促,不断迎来发展红利。
浙江:力争到“十四五”末 农业碳排放控制在650万吨以内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近年来,我国更是将减排固碳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绿色低碳,也正成为浙江农业鲜明的底色。…
2022年上半年长三角41地市GDP总量超13万亿元 舟山增速*为迅猛
日前,长三角三省一市2022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已全部出炉,沪苏浙皖表现如何?是否再现黑马? 从已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尽管受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疫情冲击等多种因素影响,2022年上半年,长三角地区仍稳住了基本盘,41市GDP总量超13.44万亿元,约占全国的24%。 2022年上半年,三省一市GDP在长三角地区所占比重分布图。张丽玮 制图 其中,上海GDP总量19349.31亿元,江苏GDP总量56909.14亿元,浙江GDP总量36222亿元,安徽GDP总量21764亿元。…
嘉兴建设国家物流枢纽城市提速加码
嘉兴:“枢纽嘉兴”大会战战鼓擂动加速跑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共建数据共享交换机制
进一步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再上新台阶
丽水市高质量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长三角示范区医保一体化扎实推进
在长三角公共服务一体化中展现“杭州担当”
嘉兴7家园区入选首批浙江省级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
从“全能杂役”到持证上岗,民宿管家“转…
因为一个承诺,爱心“的哥”4年免费接送…
浙江义乌:实行静默管理 “世界工厂”物…
浙江宁波:助企政策给力 车间生产正忙
“学习‘两山’理论,推进绿色发展”学术…
2022年上半年长三角41地市GDP总…
绍兴柯桥:为一句临终嘱托,他坚持义诊3…
人民建议|杭州网友建议微调地铁发车时间…
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
人民网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rmw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