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嘉兴港区:招商引资“高质量、加速度”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中国经济导报]嘉兴港区:招商引资“高质量、加速度”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记者沈贞海 浙江嘉兴电)
地处上海南翼、杭州湾北岸,坐拥陆、海资源,尽揽浙江、上海两大中国经济前沿省市资源优势,嘉兴港区成为冉冉升起的经济“新星”。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嘉兴港区是嘉兴市市属两大开发区之一,是浙江省嘉兴市融入“一带一路”,接轨上海,参与杭州湾经济区和G60沪嘉杭科创走廊建设的重要开放平台。嘉兴港区辖区内有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嘉兴(乍浦)港、嘉兴综合保税区、省级乍浦经济开发区、千年古镇乍浦镇。
(嘉兴港区日渐成为创新“高地”,创业“热土”。 中国经济导报 记者沈贞海 摄)
6月14日,德国西克亚太区运营中心项目签约,其首个在华投资实体项目在嘉兴港区落地;
6月20日,中车绿色智能交通基地项目签约,中车将在港区打造百亿级智能装备产业基地;
6月20日,嘉兴港区欢乐港湾项目签约,华侨城总投资约120亿元在港区打造长三角文化旅游新地标……
2018年上半年港区“一号工程”成绩亮眼,半年“拿下”20个项目,总投资额达222亿元。
近年来,嘉兴港区一直牢牢把握开发区工作定位,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不断为经济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从嘉兴港区管委会了解到,嘉兴港区上半年签约的20个项目,涉及高端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多个产业及领域,同时又紧扣接轨上海、科技创新、人才创业等主题,充分体现了嘉兴港区突出“接轨上海”、突出制造业服务业并举、突出“双招双引”、突出“做优平台”的招商理念。
而极具优势的区位优势,以及扎实的产业基础,良好的发展规划,则为嘉兴港区“项目为王”的“一号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筑巢引得凤凰来,仅从2018年上半年的“高质量”招商引资项目就可以窥得一斑:
——从来源区域分,项目涵盖了美国、德国、丹麦、澳大利亚、日本等多个国家和领域。可以说,港区高质量外资集聚地效应进一步显现。
——从项目质量来看,既有世界500强企业项目、也有行业龙头企业项目,既有产业项目、也有城市功能项目,这些项目的落户将对港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丰富产业业态、培育发展新动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自嘉兴港区成立以来,交出了耀眼的成绩单。“十二五”以来,嘉兴港区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生产总值从2011年的97.04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160.82亿元,年均增长7.5%;
——规上工业总产值从251.02亿元增长到599.91亿元,年均增长13.3%;
——财政总收入从10.87亿元增长到18.74亿元,年均增长8.1%。2011~2017年,累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542.46亿元。
——先后获得“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全国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浙江省“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两化深度融合实验区”、“全国循环经济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嘉兴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浙江“一主两辅”港口之一,拥有74.1公里海岸线,已建成外海生产性泊位47个,其中万吨级泊位34个,是浙北和苏南地区重要的出海口和外贸通道。
现代装备产业园,助力“中国制造”
“高质量发展”,是今年3月份举行的2018全国“两会”上*具热度的话题之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有多处提及“实体经济”、“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嘉兴港区更是在助力“中国制造”、吸引“实体经济”上下功夫、深着力。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为优化嘉兴港区产业结构,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创新港区发展模式,增强港区发展后劲,嘉兴港区在乍浦经济开发区北侧划出用地,作为未来招商引资、发展新兴产业的拓展空间,命名为浙江临港现代装备•航空航天产业园。
据介绍,该产业园位于嘉兴港区西北部,东至乍浦塘,南至G525国道,西至平海路,北至盐平塘,规划面积约10.3平方公里,含嘉兴综合保税区1.33平方公里。是杭州湾经济区北翼目前少有的战略区位优越、公铁海河交通发达、用地集中连片、开发条件较好的具有承接大项目能力的引擎级制造业大平台。
该产业园战略区位十分优越。产业园位于长三角城市群的地理中心,是环太湖经济圈、上海经济圈、环杭州湾经济圈三大经济圈的交汇区域,距上海洋山国际深水港53海里,距宁波北仑港74海里。其依托的嘉兴港区是嘉兴融入“一带一路”,接轨上海,参与杭州湾经济区和G60沪嘉杭科创走廊建设的重要开放平台。
(嘉兴港区浙江临港现代装备_航空航天产业园规划图一角。中国经济导报 记者沈贞海 摄)
构筑“万亩空间、千亿量级”新产业大平台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从嘉兴港区管委会了解到,通过招商引资与军民融合等战略合作,力争用3~5年时间将浙江临港现代装备•航空航天产业园建设成为浙江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浙江省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实现再造一个港区的中期目标;用10年左右时间打造成为“万亩空间、千亿量级”新产业大平台,*终建设成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创新型产业高地:
——近期至2020年:构筑千亿级产业平台雏形。
——到2020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0亿元,每年引进20亿元以上项目3个,三年累计达到10个,在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等领域成功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在军民融合产业、新兴保税服务业发展方面实现突破。
——远期至2025年:再造一个新港区。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0亿元,集聚先进制造企业20家以上,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600亿元,实现再造一个新港区的雄伟目标。
——展望至2035年:成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创新型产业高地。全面建设成为“万亩空间、千亿量级”新产业大平台,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代表的未来产业成为嘉兴港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产业园成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创新型产业高地,成为杭州湾经济区、G60科创走廊参与全球竞争的主平台。
放眼全球,招引制造业“大项目、好项目”是嘉兴港区特别是浙江临港现代装备•航空航天产业园的着力所在。
瞄准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需求和机器换人的发展趋势,以嘉兴港区智慧化工园区建设为突破口,强化科研院所、行业龙头企业的对接合作,主动承接先进军民两用技术在港区的民用化、产业化,重点发展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传感器、高性能控制器、智能仪器仪表、高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和驱动器等智能装备及核心部件。
积极发展应用于工业、服务和特殊环境的新一代机器人,包括搬运、焊接、切割、组装、拆卸、上下料等工业机器人,应用于消防、矿山、水下、地下管网等复杂环境的特种机器人,以及提供家庭服务、医疗健康、教育娱乐的服务机器人。结合产业智能化、柔性化和系统集成化趋势,积极发展面向材料、装备等领域的成套智能化生产线,以及智能物流仓储、智能环境监测等专用设备。
依托杭州湾区域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和市场需求,加强与整车制造龙头企业的对接合作,发挥邻近港口和综合保税区优势,重点谋划引进纯电动乘用车、短途物流车、旅游观光车、市政工程车等新能源整车,环保型节能型汽车发动机、电动及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模块项目。
配套发展驱动电机、电控系统和关键零部件,磷酸铁锂、钛酸锂、三元材料、石墨、硅碳等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正负极材料。结合5G、自动驾驶、车联网等关键技术突破,积极发展激光雷达探测器、驾驶辅助系统、汽车安全电子系统、车载信息系统等智能网联汽车配套设备。
抢抓国家航空航天产业红利释放机遇,结合浙江省、嘉兴市航空航天产业加速布局态势,积极对接中国商飞、波音等龙头企业,主动承接上海航空航天产业外溢,加快重大项目的招引推进,重点发展通用航空整机、无人机、航空航天零部件、航空电子,联动发展航空教育、维修、保税等服务业态。
目前,产业园已初步引进飞瑞华东通航产业基地项目。该项目将打造以先进通航机型生产、组装、销售为基础的国内高标准通用航空产业基地。同时,嘉兴港区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区相关企业在发动机核心材料、航空密封件等产品上有一定基础,可为航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今年以来,嘉兴港区在招商过程中更加注重精准性,全域动员、全面奔跑,瞄准优质高端项目发力,并且以零距离、零收费、零投诉为服务标准,积极打造港区特色服务和优越的营商环境。
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阶段,港区将继续把服务项目、服务企业放在突出位置,全面实行项目服务代办制,主动抓好行政审批、基础配套、产业申报等各项工作,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力争项目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早见效。
同时,进一步优化招商环境、整合资源,提升招商引资水平,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招商格局,推动招商引资工作有序、快速发展。
就在本稿发稿前,嘉兴港区上半年经济数据出炉。经济发展实现“半年红”,经济总量实现“双过半”,九项经济指标增速排名嘉兴全市*一:
——主要指标表现亮眼:九项经济指标增速排名嘉兴全市*一,十项经济指标增速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重点企业走势强劲:企业发展捷报频传,大企业持续发力,效益不断走高,产值超十亿、超五亿企业队伍不断扩员。
——重大项目实现突破: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建立项目推进每周会商及重大项目每月例会机制,倒排时间表,建立责任制,重大项目推进不断加速。
——平台建设大力推进:打造五大万亩产业平台,加快高质量转型发展。在省级开发区考评中,不断争先进位。
——接轨上海再创佳绩:主动融入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和环杭州湾大湾区建设,构建平台筑巢引凤、全力以赴双招双引、提升形象优化服务,积极发挥接轨上海“桥头堡”作用。
——科技创新引领发展:依托中科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华东理工、上海交大、北京化工大学等大院名校,搭建产学研的合作交流平台,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
——亩均论英雄深入推进:以亩均论英雄为导向,加快“低小散”腾退,实施腾笼换鸟,退低进高。全年任务半年完成,腾退“低弱散”企业166家(全年任务140家);腾出土地173亩。
——智慧园区加快建设:充分发挥中国智慧化工园试点示范单位作用,目前已建设完成智慧化工园区管理平台,并启动智安小区、智慧交通、智慧校园等各类智慧城市业务应用系统建设,总投资达1.8亿元。
——能源“双控”全力推进:推进重点节能技改项目,上半年安排节能重点项目17个,总投资1.3亿,项目实施后预计可节约5万吨标煤。
“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招引‘大项目、好项目’,并把这些项目‘落地好、服务好’,力促他们在产业园、在嘉兴港区实现高质量的大发展。”嘉兴港区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而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