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嘉兴厂房土地出租出售 > 正文内容

小议嘉兴海洋经济的发展状况

  从嘉兴海洋经济区位驱动力看,嘉兴发展海洋经济要秉持错位竞争的原则,继续沿着“差异化”发展道路前行,继续将自己定位为“后勤”角色,即杭州、上海的资源“后院”,为他们提供原材料供给保障,为上海、宁波港口提供喂给配套,发展海洋经济区域综合配套产业。这种产业配套发展模式,不是自身大而全的全产业链的配套,也不是完全服务于嘉兴本土块状经济的产业配套,而是构建杭州湾北翼为基地的,与杭州经济体系、上海经济体系协同发展的产业配套。简言之,发展模式定位为杭州湾地区的产业配套。以港航物流产业为例,发挥嘉兴所具有的中心区位优势和海河陆联运条件,继续将嘉兴港定位为喂给港、分流港,为上海洋山港和宁波港提供物流服务,采取合作模式,不是竞争模式。这样,通过嘉兴港航物流体系,将临海工业产品输送到苏州、湖州、安徽等地,同时也可以打通这些地区的集装箱运输内河水运业务,充分发挥嘉兴自然要素优势。至于临港先进制造业和涉海新兴工业,目前引资的重点在重化工行业,虽有定科技含量,但是并没有利用嘉兴区位和要素优势。所以作者认为,应该将涉海新兴工业定位为已有优势产业的深化发展上,如继续加大秦山核电站的技术优势和扩散效应,大力发展科技含量更高的、也是未来有战略意义的海水淡化产业、海水深度开发产业等,这样既能够为上海、杭州未来发展提供生产、生活用水,也利于嘉兴通过发展海洋经济,实现发展模式向集约化、清洁生产的发展模式转变,进而带动本地区传统产业升级。反之,如果不采取差异化发展模式,不错位竞争,随着浙江乃至全国海洋经济的大力推进,嘉兴海洋经济将再次陷入全国性重复、同质恶性竞争的之中。

  打造海洋经济增长极核,主要是要发挥嘉兴要素、区位等优势,并以现有优势产业为依托,着力培育辐射效应明显的海洋产业群。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培育反映在政策层面就是执行以点带面的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4]因为,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中心”开始,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区域传导,如同日本学者赤松要(Akamatsu,1935)的雁行理论,逐级扩撒。也就是说,作为增长极,它首先是一个“点”存在的,这个“点”必须对相关产业具有巨大的拉动作用。增长极是围绕推进性的主导工业部门而形成的产业集群,能通过引致需求,在时空上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因而增长极具有强大的关联性、辐射性和带动性。所以,作者认为,嘉兴在发展海洋经济时,一定要继续发挥已有优势要素,如土地成本优势、劳动力成本优势、区域港航物流优势、产业规模和配套相对合理的优势,并应该高屋建瓴,以清洁能源、循环经济和朝阳产业为主导,围绕嘉兴具有明显优势的产业如港航物流产业、海水淡化产业、核能及海洋电力配套产业进行布局。在布局时,需要重新审视现阶段对海洋新兴产业和临港先进制造业两大领域的发展方向,尽可能将招商引资等扶持政策能够围绕这三类产业进行。例如现在着力打造的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就需要重新规划,应集中力量着重打造2-3个平台。因为,嘉兴毕竟经济实力有限,资金乃至资本规模有限,同时发展多平台将导致投资分散,不易成功。再如滨海工业区当前引资方向以重化工为主,理论上嘉兴在这方面并没有明显优势,同时这些工业多为杭州上海外迁产业,污染较重,如果无长远规划,若干年后,嘉兴将面临多年形成的重化工产业外迁的命运。

  从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历史看来,各地对海洋科技重视不足,严重制约着海洋经济的发展。实质上,海洋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是本轮海洋经济发展的重点,强调的是科技创新和海洋产业对区域经济的拉动效益。海洋技术是拉动海洋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泉,海洋科技创新是海洋经济发展的灵魂和根本。海洋经济的主要特点是对高新技术的高度依赖性,其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海洋技术的发展水平。整个浙江的海洋经济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主要依靠外延扩大、粗放型,科技进步的贡献率不高。嘉兴也存在这种情况。比如当前滨海工业区的重大项目中,科技含量高且代表先进技术和未来朝阳产业的项目并不多见。在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与海洋经济协调发展中,浙江属于“勉强协调发展”类型,与自身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称。[5]嘉兴海洋经济在浙江排名靠后,情况更加不容乐观。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海洋科技投入每增长1%,可促进海洋经济增长0.17%,是劳动力投入要素贡献率的2倍。[6]所以,发展海洋经济首先要树立科学发展观,重视海洋经济的科技内涵。这就需要鼓励海洋科技创新。鼓励海洋科技创新,首先要建设海洋科技创新体系,通过海洋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推动海洋经济尽快转入科学发展、包容性增长的轨道。其次要构建海洋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推进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化,造就一批具有良好成长前景的海洋高新技术企业;*后要构建海洋科技创新人才体系,引导涉海高校整合教育资源、调整学科结构、[7]加快海洋科技人才培养,为浙江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包容性增长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

  为了保障海洋经济的顺利发展,除了产业政策引导之外,需要构建符合海洋经济发展的金融体系,快速集聚海洋产业资本,确保海洋经济供血机制畅通。为此,作者建议从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发挥财政杠杆作用,设立由专家管理、政企共担风险的风险投资机制。对重点项目引入风投机制,或用专项基金提供贴息贷款或给予研发补偿,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因为一些重点项目的建设特别是在海洋科研等方面,企业预期投资产出不确定的领域,很难引导商业资本进入,主要依赖于财政机制。其次是优化金融体系,主导金融体系变革。如大力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不断健全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开发信用产品,培育信用市场,改善沿海地区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环境。同时考虑能否借鉴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模式,建立专业性的嘉兴海洋发展银行,提供本土资金向资本转化平台,促进转化效率,加快涉海类产业资本的形成。当然,在政府、企业、银行三方合作机制上也需要创新,加快政府对企业项目、信用的信息披露,促进银行与企业、项目的衔接。这样从金融方面全面为嘉兴海洋经济发展护航。

  *后,由于嘉兴技术要素质量偏低,基础人才缺乏,高层次人才匮乏。针对这一现实,嘉兴需要进一步重视海洋经济人才建设,不断完善涉海人才的引进、培养、选拔机制,尽量确保海洋产业对涉海人才的需求。例如政府与嘉兴本地高校合作,成立港航物流专业、海洋工程专业、海洋生物专业等涉海类专业,并持续构建涉海类人才培养体系,并*终形成研究生、本科和专科多层次人才队伍和由企业专家、科研人员、教授和学者构成的科研梯队,从智力保障海洋经济发展。当然,当务之急是加快高层次如博士、教授和学者等涉海人才的引进,满足涉海产业人才的基本需求。为此,嘉兴可以采取日本1950年代扶持日本产业发展的“科技人才国家委派制”,由政府牵头引进涉海人才,并主要待遇由政府买单,为企业和人才提供物质保障。这样,通过事业留人与待遇留人,保障人才留得下、企业用得起、人才有作为。当然长远看嘉兴需要依托本土高等教育资源,建立并完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机制,完善人才自我供给机制,保障海洋经济发展人才需求。(本文作者:刘永泉、孟建国 单位: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中国石油西部钻探工程公司试油公司)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jiaxing.021cf.cn/index.php/post/3783.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全省率先!嘉兴推出这个指数可反映工业经济发展形势

全省率先!嘉兴推出这个指数可反映工业经济发展形势

  用电量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为深入挖掘经济运行情况,嘉兴市税务局和国网嘉兴供电公司在全省率先推出工业税电景气指数,直观反映嘉兴市工业经济发展形势,为企业经营和政府部门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在梦迪集团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120台全自动针织大圆机开足马力,上万纱锭缓缓旋转,一季度企业销售总额实现1.3亿元,同比增长30%。这天,市税务局和国网嘉兴供电公司的工作人员来到企业开...

嘉兴城市发展潜力省内第4、全国第41!目标是打造杭州湾第三极

嘉兴城市发展潜力省内第4、全国第41!目标是打造杭州湾第三极

  近日,国内智库恒大研究院发布《2019中国城市发展潜力排名报告》(简称《报告》),并公布“2019年中国城市发展潜力100强”排行榜,通过经济、人口、购买力等27个指标建立评价模型,对全国除三沙市外的336市的发展潜力进行排名。嘉兴市排名全国第41位,在杭州、宁波和温州之后居浙江省第四。   A:在长三角一体化和浙江省“四大”建设的大背景下,嘉兴实...

嘉兴市本级经济发展探析

嘉兴市本级经济发展探析

  嘉兴市本级经济发展探析 陈伟军;顾骅珊 【期刊名称】《嘉兴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4(026)002 【摘要】利用市区与辖县(市)人均 GDP 之比和中心性指数两个分析工具,通过横 向和纵向比较分析了嘉兴市本级经济发展状况,得出嘉兴市本级没有突出的经济 中心地位、集聚效应较弱的结果.认为应该加强市本级规划力度,扩大城市规模; 强化市本级城市功能,提升资源配置能力;弱化“发展阴影...

嘉兴经济发展“新”因素作用日益增强

嘉兴经济发展“新”因素作用日益增强

  今年初以来,我市在促进传统动能改造提升的同时,积极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经济发展中“新”因素不断涌现,促增长调结构作用日益增强。主要体现在:“四新”(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经济发展势头向好,重点领域投资加快,创业创新活力进一步释放。   “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是支撑我市经济增长保持中高速的‘新引擎’、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的‘先手棋’、结构趋向中高级的‘助推器’。”市发改委...

浅谈嘉兴区域经济

浅谈嘉兴区域经济

  position 定位(position)允许您从正常的文档流布局中取出元素,并使它们具有不同的行为,例如放在另一个元素的上面,或者始终保持在浏览器视窗内的同一位置 MDN 一、文档流 什么是文档流? 文档流是在对布局进行任何更改之前,在页面上显示块   内联元素的方式。通常是从上至下,从左到右的形式。 这个流本质上是一系列的事物,它们都在你的布局中一起工作,并且互相了解。...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嘉兴数字经济发展策略研究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嘉兴数字经济发展策略研究

  通过系统分析嘉兴数字经济发展现状,纵向梳理嘉兴数字经济发展变化轨迹,横向比较当前嘉兴数字经济在长三角地区及浙江省内各地市中的发展水平,对存在的数字人才缺口大、数字核心制造业整体规模不大、数字产业集约集聚度不高、五县两区数字经济发展不均衡等问题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接沪融杭、联合培养、以特制胜、提升集聚、错位发展、数字文化以及建设智慧城市等对策建议,以促进嘉兴数字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嘉兴规划发展“沿高速路经济”

嘉兴规划发展“沿高速路经济”

  在浙江省嘉兴市,目前已建成通车的沪杭高速公路和乍嘉苏高速公路共13个高速公路出入口,为嘉兴的城市规划、优化资源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嘉兴应合理规划高速公路出入口区域,加快发展‘沿高速路经济’”是嘉兴市人大代表、市交通投资集团公司董事长施国良在今年嘉兴市“两会”上提出的提案。事实证明,高速公路出入口带来的“高速经济”效应在嘉兴各地得到充分验证。   到今年年底,嘉兴市在建的杭...

嘉兴明明有良好的地理优势为什么却一直发展得差强人意?

嘉兴明明有良好的地理优势为什么却一直发展得差强人意?

  去过浙江旅行的朋友都知道,浙江虽然在国内是个经济强省,但是省内11个地级市的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其中以杭州和宁波为首的*一梯队,两座城市不仅政治地位高,而且经济发展迅速,未来也*有可能发展成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大都市,第二梯队的城市温州,台州,绍兴,嘉兴和金华紧跟其后,不过有人说在第二梯队的城市中,嘉兴是*可惜的城市,那么为何有此看法呢?   嘉兴,浙江省内的地级市,这里自古以来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