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视点2018上半年城市工业房地产市场分析(嘉兴核心产业园)
2013年,嘉兴市委、市政府决定以国家级开发区——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商务区)为核心区块对嘉兴工业园区(含嘉兴科技城)、嘉兴秀洲经济开发区、嘉兴港区(含嘉兴出口加工区)三个省级开发区(园区)进行整合提升,总面积达284.8平方公里。2014年2月,以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商务区)为核心区的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化整合提升方案获浙江省政府同意批准。
2013—2016年连续四年在全省20个国家级开发区综合考评中嘉兴核心产业园名列第二。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272.71亿元,出口总额704493.06万美元,进口总额351038.56万美元,实到利用外资91189.13万美元,固定资产投资829.00亿元,财政总收入182.38亿元,税收收入169.03亿元。2017年1-6月,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46.35亿元,出口总额266.05亿元,进口总额138.42亿元,实到利用外资73769万美元,固定资产投资462.41亿元,财政收入133.34亿元,税收收入104.38亿元。
下面具体对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嘉兴科技城、嘉兴秀洲国家高新区、濮院针织产业园区、梧桐街道工业园区、海宁经济开发区、海宁经编产业园区、海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八大产业园区进行具体的分析和介绍。
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嘉兴市市区,是嘉兴市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平台,位于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交界处,东北距上海90公里,西南距杭州90公里,北距苏州70公里,东南距嘉兴港40公里,地处长三角和东部沿海经济带的中心位置。
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110平方公里,主要划分为“转型升级示范区”、“科教商贸综合区”、“嘉兴国际商务区”、“先进制造业产业基地”等区块,是一个集现代制造业、商业居住和高等教育为一体的城市新区。
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嘉兴市的主城区,是一个典型的城市型开发区,位于长三角区域中心,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水路四通八达。
公路:沪杭高速公路(G60)、乍嘉苏高速公路(G15w)、杭浦高速公路(G15w)、申嘉湖高速公路(S12/S23)、320国道等高速公路,实现了到周边各大城市的一小时交通圈。
机场:距上海虹桥机场和杭州萧山机场均为90公里,1小时可达到,距上海浦东国际机场120公里,1小时20分钟可达到。嘉兴(上海)南湖机场正在扩建中,建成后将成为嘉兴的*一机场,杭州的第二机场和上海的第三机场。
海港:距嘉兴港30公里,上海港130公里,宁波港250公里,大小洋山港70公里。
建区20多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开发区、国际商务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截至2013年底,已累计引进韩日、欧美、港澳台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500家外商投资企业,合同利用外资45.9亿美元,实际到位外资26.80亿美元,其中投资规模超过1000万美元的项目167个、超亿美元的重大项目10个,吸引13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已形成了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精密机械、高档纺织、高档食品等五大制造业为主导产业,并形成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科技产业协同发展的态势。
嘉兴科技城创建于2003年底,位于嘉兴市区东南,隶属于南湖区(主城区),北靠城市主轴线中环南路,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离沪杭高速东出口10分钟,与高铁枢纽站相距4公里。
嘉兴科技城是全省*早规划建设的科技城,创建于2003年。一期核心功能区规划面积3.65平方公里,以技术研发、科技孵化、产业示范、教育培训、科技商贸、生活服务为主,目标建成为区域技术、信息、人才*为集中的核心高地;二期规划拓展至10.66平方公里,围绕科技企业孵化、高技术产业化和教育培训,布局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产业示范基地。
嘉兴科技城包括原嘉兴科技城、嘉兴工业园区(大桥镇)西区南区、余新曹庄集镇、湘家荡平湖塘以北部分区域,规划范围:西起三环东路;南至沪杭铁路客运专线省道;东至外环河、规划永业路、七沈公路;北至规划甪里街、里华路。实际管理区域还包括大桥镇全域,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
2017年7月12日,在上海市、浙江省主要领导的见证下,松江、杭州、嘉兴三地在沪签订《沪嘉杭G60科创走廊建设战略合作协议》。
沪嘉杭G60科创走廊建设意味着沿着以松江为起点的G60高速公路,串起嘉兴、杭州等地,科创将实现长三角地区的同频共振!
嘉兴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为放射网结构,由5条线号线经过嘉兴科技城),全长约295公里,线号线公里,西起新塍,经秀洲大道、中山路进入城市核心区,通过火车站后进入南湖新区,沿双溪路南北穿过高铁嘉兴南站,再沿南北湖大道经沈荡、于城后进入海盐城区。支线通往新塍镇温泉新城。
2号线公里,北起王江泾镇,沿禾兴路、新气象路南北穿越城市核心区后向东,沿规划道路穿过国际商务区,再沿新07省道连接平湖市政府和新客站,经当湖路、长胜路进入滨海新区。
3号线公里,以嘉善客运中心为起点,经嘉善世纪大道、320国道、中环北路转向南,沿昌盛南路至市客运中心,经过王店镇后沿嘉海公路至海宁客运中心。
4号线公里,以桐乡客运中心为起点,经桐乡世纪大道、320国道,途经濮院、洪合、机场,进入市区沿嘉杭路、由拳路行进,穿越沪杭铁路后沿中环南路,途经科技城、嘉兴工业区东翼,止于新丰镇南侧。
5号线公里,作为服务滨海新区的线路,串联独山港、乍浦港、海盐大桥新区、海盐县城、南北湖和海宁尖山新区。
紧抓扩容升级带来的全新发展机遇,嘉兴科技城经济发展不断呈现“乘数”效应。2017年1至6月,科技城将完成固定资产投入43.4亿元,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0.2%;将实现规上工业产值200亿元,同比增长28%;将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5亿元,同比增长31%。
作为全省四大科技创新平台之一,嘉兴科技城突出抓好主导产业,牵住“双招双引”这一经济发展的“牛鼻子”,同步推进好项目、大项目的快速落地,让各项目标任务呈现“时间未过半、任务已过半”的良好发展势头,引领着南湖经济谱写转型升级新篇章。
嘉兴秀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为秀洲国家高新区);2015年9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嘉兴秀洲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定名为嘉兴秀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行现行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政策)位于嘉兴城市西侧。
截止目前,秀洲高新区已集聚近5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拥有近200家企业研发中心,承担了省内*一的光伏产业“五位一体”创新综合试点工作。建有上海交大(嘉兴)科技园、国家纳米中心长三角(嘉兴)纳米科技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关村长三角创新园等创新创业平台,全区孵化面积100万平方米,居全市*一;拥有省级以上孵化器3家,居全市*一;拥有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6家,居全市*一。
近几年来,秀洲国家高新区工业经济发展迅猛,特色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日益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抓手。在新形势下,为给区域公共交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秀洲区运管局多次与市运管局、市公交公司、秀洲国家高新区等部门进行对接,进一步细化、调整相应公共交通站点设施。
根据规划布局,将围绕“一带两轴五心六片区”,新增两条到光伏小镇、好一家家居的公交线路的公交线路,并根据工业布局、居民分布、景观建设等在高新区内规划新增公交枢纽站、首末站、公交中途站等。秀园路公交枢纽站2017年底投入使用,并启用从嘉兴火车站至秀园路的游3双层巴士。同时,秀湖板块的公交枢纽站也将在2018年开工建设,公共自行车站点、电动汽车租赁网点等配套的公共交通建设也都在同步进行中。
公交线网的优化、公交枢纽资源的提升,不仅与区域内居民、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也会进一步加强高新区与其他重点区域和节点的联系,与嘉兴市主城区乃至上海等地形成同城效应,加快区域城市化进程。
2017年,全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48.93亿元,增长8.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1.82亿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46.9%;高新技术产业投资34.02亿元,增幅47.8%,居全市第二。
秀洲区深入贯彻国家、省、市科技创新大会精神,以全面创新改革为抓手,以两项重大改革任务为着力点,全力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积极补齐科技创新短板,不断增强区域产业创新能力的不懈努力。
濮院针织产业园区位于长江三角洲的浙北地区的濮院镇,其地理位置优越。因毛针织产业发展而获得“中 国羊毛衫名镇”、“中国市场名镇”、“中国毛衫*一市”、“中国大型品牌市场”、“全国百佳产业集群”等荣誉称号。
濮院羊毛衫市场占地面积1.2平方公里,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拥有门市部7000多间濮院羊毛衫市场汇集了国际毛衫精品。
濮院交通优越,附近有沪杭高速公路、乍嘉苏高速公路、 申嘉湖高速、320国道。此外附近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嘉绍大桥已通车。新建设的高铁可在18分钟到上海,15分钟到杭州。
濮院针织产业园已成为全国*大的羊毛衫集散中心、全国羊毛衫行业的领头羊,这里已经拥有“中国羊毛衫名镇”、“中国大型品牌市场”、“中国毛衫之都”、“中国毛衫*一市”等荣誉称号。2007年,市场实现成交额达116亿元,货物外运量20万吨。浙江桐乡濮院针织产业园区自2000年开发建设以来,已累计开发面积4.5平方公里,引进项目200多个,吸引资金46亿元,成为我国针织行业产业聚集度高、产业特色鲜明、产业链紧密、科技含量高的毛针织服装产销研基地,濮院针织产业园区企业总数已经达到242家,已经投产228家。
梧桐街道地处桐乡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中心。南与高桥镇、凤鸣街道相邻,西与石门镇相接,东与濮院镇、屠甸镇相连,北靠京杭大运河,北与龙翔街道隔河相望。
西距杭州市中心63公里,东至上海市区138公里,北上苏州100公里,320国道穿境而过,距G60、S12、S13、G15W等高速公路出入口和沪杭高铁高桥站,车程均在15分钟以内,交通便捷。距屠甸入口8公里;京杭大运河横贯北侧,是连接杭、苏、沪三大城市的交通枢纽中心。
2016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8.64亿元,同比增长8.4%;工农业总产值223.16亿元,同比增长4.77%;财政收入22.68亿元,同比增长7.0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3.31亿元,同比增长13.9%;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2.85万元,同比增长10.9%。
梧桐街道有规模以上企业98家,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97.65亿元,增长2.93%。完成工业生产性投入17.32亿元,增长18.7%。
海宁经济开发区位于海宁市区东北部,是浙江省省级开发区,主要用于工业开发。按区域可分为东区、西区和北区三个产业区块,进出口可以通过上海港、宁波北仑港、乍浦港。
开发区分为东区、西区和北区三个产业区块。 到2020年,东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8.1平方公里,西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9.2平方公里,北区建设用地控制在4.6平方公里。
海宁经济开发区距离沪杭高速公路互通口车程约10分钟;距离上海虹桥机场120公里;距离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约160公里;距离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约60公里;距离苏州市约90公里;距离乍浦港37公里;高速公路网在1-3小时内到达上海、浙江、江苏的主要城市;嘉兴海关和嘉兴商检局经国家总署、总局批准在海宁经济开发区设有办事处,于2005年开工建设。
海宁经济开发区作为海宁市经济发展的先导区,其国际化进程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海宁的开放程度。秉持开放发展理念,海宁经济开发区正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大环境,跳出小县市的窠臼,以国际视野审视自身,以更大的格局谋求更高的发展水平。
2017年年终,经济开发区举行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共32个项目签约落户,其######涉及外资1.78亿美元,总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3个。经济开发区各产业园建设已初具雏形。
浙江海宁经编产业园位于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的海宁市马桥街道,距上海120公里,距杭州52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总体规划到2020年,规划面积18.7平方公里,将园区打造成为“世界经编之都”。
紧靠海宁大道、东西大道,沪杭高速公路、沪杭铁路,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和嘉兴乍浦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海宁经编产业园区的经编产品年销售额超过190亿元,占园区总量的82%以上。产自该园区的经编灯箱广告布、篷盖布约占国内市场的70%,经编土工材料约占国内市场的40%,经编产业经济总量已占到全国行业总量的20%。
海宁高新区位于长三角经济圈的核心,毗邻杭州、上海两座国际大都市,地理位置*佳。紧邻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下沙高教园区(18所高校,25万师生),距西湖半小时车程。90分钟内可抵达上海、宁波、苏州等长三角重点城市。
海宁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总面积约90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块面积20.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4.5万。
园区拥有便利的交通优势和立体而完整的交通体系。高铁海宁西站近在咫尺。320国道、沪杭高速、杭浦高速和杭州绕城高速穿境而过,至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仅20分钟车程。此外,杭州-海宁城际轻轨预计2020年通车,无缝对接杭州地铁一号线、经济发展状况
园区内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省级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和省级小城市试点镇--长安镇,并形成了以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包装印刷、皮革纺织为特色的产业和省内*大的鲜切花生产基地、精品水果种植基地。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23.2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97.8亿元,财政总收入16.42亿元,地方性财政收入6.4亿元。围绕建设“海宁市西部副中心、融杭产业集聚高地、钱塘江畔的风情小城”的目标,打造海宁西部、融入杭州,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新城。
整合后的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根据嘉兴市总体发展规划,依托区位交通优势、主城区科技人才资源和港口岸线资源,按照“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市化”协调推进要求,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业并举”的发展方向,实践跨区域、跨层级、组团式的合作开发模式,着力构筑以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商务区)和嘉兴港区为双核,嘉兴工业园区和秀洲工业园区为两翼的发展格局,有力地推进了产业和城市功能的集聚提升,实现了整合提升后的开发区总量扩张、质量提升、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一个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城融合示范区日益凸显。(国策杭州 刘素芬)本文由国策机构原创,若需引用及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