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优化提升工业园区 一批不符合发展要求的平台将退出
全市大大小小的工业园区,在嘉兴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过去,我市鼓励各平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在当前的形势下,单纯依靠资源投入、相互之间同质化竞争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已经不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改变是大势所趋。
6月8日,市政府印发《嘉兴市平台优化提升攻坚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了总体目标和任务。昨天下午,我市召开平台优化提升攻坚行动动员大会,正式拉开了这场改革的序幕。
1992年,嘉兴*一个开放平台——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诞生,随后各类平台尤其是省级以上开发区(园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为嘉兴的改革开发和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根据市发改委前期调研,目前嘉兴有67个工业平台,其中省级以上开发区(园区)21个,单独统计的乡镇工业园区46个,部分平台尤其是规模较小的平台,暴露出了能级低、分布散、竞争力弱等劣势。
数据显示,67个园区平台中,去年工业产值超过300亿元的只有8个。乡镇工业园区中,还存在很多规模较小的平台,其中产值小于50亿元的有16个,甚至还有产值不足5亿元的园区。
市发改委主任章剑说,小平台普遍存在用地指标短缺、发展空间受限、环保容量低、优秀人才少等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去年以来,我市有的平台已经将工业用地价格拍到100万元(每亩)以上了,对土地需求的急迫性可见一斑。”
相比之下,规模较大的省级以上开发区(园区)显现出了发展优势。去年,占全市20%土地面积的21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园区),聚集了全市近75%的实际利用外资,贡献了近一半规上工业总产值和三分之一的税收总额。
目前,从国家到省市,都在鼓励建设高质量的园区平台,一场园区平台之间的整合重组势在必行。
园区平台优化提升,说来简单,做起来却需要“下点狠心”。接下去,我市一批园区平台将面临关停、退出。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各地要以国家级和发展水平较高的省级开发区(园区)为主平台,整合相邻相近、产业关联度较高的工业平台。
对各类乡镇工业园区,我市将按照提升型和退出型实施分类整治。符合规划布局、产业基础较好、开发空间较大的园区,作为分区(分园)纳入重大平台统一管理运营;不符合规划布局、产业“低散乱”、环境和安全等隐患多矛盾大、与周边区域不相协调的园区或工业片区,要列入逐步退出名单,通过转移搬迁、依法关停等手段,加快清理步伐。
会议指出,在整合过程中,各地要编制计划规划,实行分类整治,并强化“亩均论英雄”导向。面对目前我市平台牌子多、人员多等问题,将通过平台优化提升,建立“一个发展平台、一个领导班子”的重大平台管委会直接管理的组织领导体制。在平台优化提升过程中,要注重产城融合、壮大主导产业、深化开放合作、完善体制机制。
《实施方案》提出,平台整合后,财税、市场监管等行政管理职能可以保持属地性质不变,也可以委托重点平台的同类机构代管,有关经济指标可按属地统计公布。
在不涉及开发区(园区)“四至”范围变更、不突破国家核准面积的前提下,原则上每个县(市、区)保留1至2个重大平台,现阶段确有需要的,可适当增加1至2个。整合后每个重大平台可开发空间要达万亩以上,规上工业产值千亿元、增加值达百亿元以上。
到2020年,每个重大平台力争打造形成1至2个在国际国内市场有竞争力和影响力、技术水平领先的领跑产业链,明确2至3个特色产业,特色产业产值占比70%以上,力争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稳步提升,创新发展成为主导力量,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技术研发中心、院士工作站显著增加,形成一批领军型高新技术企业。
到2020年,力争每个重大平台规上工业亩均产出达500万元以上,亩均税收达30万元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达100亿元以上,拥有1家以上百亿企业和3家以上上市企业;全市力争培育产值超千亿元的重大平台3个以上。
接下来,我市将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产业发展目录,绘制招商地图,培育专业化的招商队伍,实施精准招商和科学招商。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