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土地流转催生出首个现代农场主
这几天下雨,张冯良正好可以有空在家里,便筹划着给自己种的大米打品牌,取名字。他说,注册了“海盐县宏亮农场”,以后自己种的农产品可以打品牌了,还能顺利进入超市,利润也更丰厚。海盐县农经局相关负责人说,张冯良是海盐县*一个农场主,培育现代农场主是推进农业规模经营的首选方式,这也是发达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成功模式。
记者来到张冯良的家,家门口的这片田地是他农场的一部分。他说,这里的50亩农田是他原来承包的,而他农场的主要田地是今年流转的290多亩土地,大部分种了水稻,小部分种了蔬菜。
目前,“宏亮农场”已投入60余万元,购置了崭新的中型拖拉机、小型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等系列农机设备,聘用管理员4人。280平方米的仓库和1000平方米的晒谷场都已经建造好,还有专门的房子放化肥、农药,呈现在记者眼前的就是一个现代化的农场。
张冯良今年46岁,一直在家务农,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他通过承包土地成了种粮大户。张冯良说:“人家不用的土地,我去流转过来。以后我想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向真正的农场方向发展。”
今年上半年,海盐县、镇、村三级相继建起了土地流转服务网络,并制定了有关的政策,大规模的土地流转逐步开展起来。在土地流转中心的帮助下,今年上半年,张冯良在于城镇三联村和附近的江渭村流转了290多亩土地,加上原来承包的土地,他经营的土地面积达到了350亩。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9月份,张冯良注册成立了“海盐县宏亮农场”,成了名副其实的农场主。张冯良对发展农业充满了信心,他说:“按照现在的政策,发展农业和办企业一模一样,也能赚钱。以后,我不但在管理上要向企业学习,就是种植水稻的标准也要提高,这样才能打响品牌。”
现在,张冯良的农场面积虽然已经达到了350亩,不过,他并没有满足,这段时间他又流转了240多亩农田,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农场。他说,以现在的600亩土地作为核心基地,这样大米品牌打出去了,也不用愁没米卖。
县农经局副局长张志炎说,农场主是农业规模经营的首选发展主体。从实质上看,农场主就是更高层次的专业大户。与专业大户比,农场主应该更具有资本实力,更具有经营头脑,其经营管理更规范、更科学。张冯良注册成立了“海盐县宏亮农场”,他也已成为了一名法人,这样的农业就跟市场接轨,也能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进而推动农业产业化。张志炎补充道,海盐县对农场主的培育也有一定的奖励扶持政策。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