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微”知著丨嘉兴生态环境会议上2400字“揭短”的背后
“水质不够稳定;环境空气质量指标*对值排名依然靠后;能源消费总量超出全省增速控制目标……”3月2日,在全市生态环境工作会议上,嘉兴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以近三分之一的大篇幅,直面突出问题、自揭明显短板。
在2021年刚刚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大背景下,用如此“体量”进行自我剖析,无异于一份“人间清醒”。正如该负责人所说,虽然近年来嘉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但“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建设美丽嘉兴的目标,秀水泱泱、韵味江南的共同富裕示范区美丽图景相比”,全市和各县(市、区)还有一定的差距,面临着新的压力。
作为讲话的第二部分,该负责人用约2400字,从环境质量、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党政责任落实和问题排查整改四个方面,摆事实、亮数据、找差距,对嘉兴目前的生态环境保护现状进行了深入剖析。
针对环境质量现状,他说,虽然近年来,嘉兴环境质量取得历史性改善,但环境质量仍是“易碎品”,防反弹压力较大;针对绿色低碳发展,该负责人从嘉兴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资源利用水平三个角度分析,指出“结构不合理、利用水平不高”的问题;针对党政责任落实,该负责人从“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角度,指出要进一步加强落实力度,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针对问题排查整改,该负责人则从防风险的角度,强调必须细之又细。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一些具体工作,该负责人还对“后进生”直接“点名”鞭策。比如,在近三个月的重大生态环保督察清单考核中,9个县(市、区)中有2个地方排名连续下滑,一个区排名长期靠后;能源双控未完成任务,尤其是有2个县(市、区)拖了全市后腿。
“虽然嘉兴已经是示范区,但听了这些分析和问题,让我们更加清醒的认识到,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还远未到‘刀***入库、马放南山’的时刻。”参会的不少嘉兴生态环保人表示,会议不仅让大家“脸红流汗”,也对未来工作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到2022年底,嘉兴地表水市控Ⅲ类以上水质断面比例稳定达到90%以上,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保持100%达标;设区城市PM2.5年均浓度达到26微克/立方米以下;全市平均环境空气优良率保持90%以上、力争达到92%以上。力争高星级通过省级“无废城市”验收;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到94%以上。同时,完成省下达的主要污染物和碳排放强度下降任务;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持续提升,“七张问题清单”排名确保进入全省前三。
今年,嘉兴将聚焦体系建设,构筑生态文明建设“四梁八柱”。继续发挥市、县两级生态办(美丽办)议事协调作用,研究推动解决本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重要问题;
聚焦绿色发展,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建立健全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推动单位GDP碳排放强度持续降低;
聚焦水生态修复,重塑江南水乡美景。每月公布全市断面水质排名情况,将断面超标情况抄送党政一把手。全速推进水生态修复工作落实,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水生态修复亮点;
聚焦清新空气,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不断优化产业、能源、运输、用地四大结构,全力推进推进清新空气示范区建设;
聚焦无废城市,深入打好清废攻坚战。在小微平台成为全国样本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小微平台标准制定,积极谋划“小微收集在线”场景应用,力争高星级通过省级“无废城市”验收;
聚焦能力建设,夯实生态环境基础。强化智治能力和治理体系建设,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实现生态环境整体智治;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