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城市文明的历史记忆——嘉兴有机更新的实践(下)
水墨丹青、青砖黛瓦,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浙江省嘉兴市,在无数岁月风华中沉淀了灿烂珍贵的历史文化韵味。而在如火如荼的城市开发建设中,嘉兴市也曾面临着和许多老城区相似的问题:文化特色消失、历史印记消退,再也找不到儿时的记忆。
2020年9月,嘉兴市全面实施“禾城文化复兴行动”,赓续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保留利用既有建筑,保持老城格局尺度,延续城市特色风貌,再现历史文化风采,打造“红船魂、运河情、江南韵、国际范”的国际化品质江南水乡文化名城。
2021年6月25日,嘉兴市子城遗址公园正式开园。走进子城遗址公园南门,踏上谯楼前广场,只见高大的谯楼与连绵的城墙,置身其中,让人恍若穿越了历史。穿过谯楼,走进子城,沿着甬道向北,处处都散发着岁月沉淀的气息,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改造提升后的仪门、戒石坊、大堂等,重回往日的庄重与宁静。
子城是嘉兴历代府衙所在地和太平天国听王府旧址,曾长期作为嘉兴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活动中心,有保存完好的、演变脉络清晰的县、州、府衙署遗址。子城遗址公园建设,成为嘉兴“禾城文化复兴行动”的重点项目之一。修复谯楼、城墙,改造完成的四幢营房、大堂遗址展示厅……经过工匠们的精雕细琢,重新面向世人的子城遗址公园既古又新。
修复完成后的子城遗址公园是一个集历史体验、文化交流、市民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城市文化客厅”。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历史遗迹,到人人前来“打卡”的风景名胜,子城的嬗变并非一蹴而就。近年来,嘉兴市根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要求,对子城进行遗址挖掘和保护性开发,突出“修旧如旧”理念,有效保护和延续嘉兴市老城历史文脉,促进老城区华丽蜕变,实现风貌和内涵双提升。
“修复过程中,尽可能按照遗址本身进行全面展示,让市民、游客可以更好地走近子城、看懂子城、感受子城独有的魅力。”嘉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应志敏表示,在禾城文化复兴行动计划中,将着力打造一条以子城为中心,向南连接府南街、豪股塔,向北串联瓶山、望吴门、月河历史街区的嘉兴古城历史文化中轴线,展现嘉兴市城市历史、保护古城格局、传承历史文脉。
历史文化的保护也不是一味的复古、复旧。“尊重现状、价值优先、考古前置、风貌协调、特色鲜明、甄别保护和传承发展”是嘉兴市在城市更新中一直坚持的原则。嘉兴市将名城名镇名村及各类文化遗产整合起来,保护利用文化资源,让文化成为城市发展的驱动力。
嘉兴市根据文化保护单位、文化保护点和历史遗迹的分布现状及特色,规划构建了六大片区——一湖、一河、一城、一轴、一古、一名,既放大各个片区的亮点,形成集合效应,又让各个片区有机交融,组合形成整体。
在以红船为核心的南湖红色文化区,围绕“不忘初心地”和“走新时代路”两大主题,着力打造红色旅游标杆城市,提升嘉兴市在全国红色旅游城市中的地位和影响力。通过复建1921老站房(嘉兴老火车站)、宣公弄(宣公祠),重建春波门(嘉兴古城门),串联狮子汇渡口、南湖湖心岛、南湖革命纪念馆等重要文化节点,全景呈现“######一大”南湖会议历史场景,成为体验建党百年奋斗历程、接受红色文化教育的精品旅游路线。
在以梅湾街为中心的名人文化展示区,挖掘、展示名人文化资源,集聚着沈钧儒纪念馆、朱生豪故居、汪胡桢故居、金九避难处、范蠡湖公园等众多嘉兴名人故居、遗迹,使名人文化融入“文商旅”综合发展模式,提升嘉兴名人文化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城市开发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冲突之间,考验着历史远见。保留老城记忆,特别是历史上对嘉兴有重要影响的点位,比如“七塔八寺”“嘉禾八景”,既要看其在历史上的影响力,也要看其周边的环境风貌,以便*大限度保留老城区格局和特色。这是一份整体规划,需要统筹考虑,不能为了恢复而恢复。嘉兴市的城市更新正践行着这种理念和追求。
丰富的文化积淀成为历史文化名城发展的先发优势。赓续历史文化根脉,保留城市肌理格局,彰显城市风貌特色,是城市更新中需要把握的重要原则。
历史文化遗产的形态和保存现状不同,价值也不一,因而保护利用的手段不尽相同。嘉兴市注重历史文化资源调研普查,对拟实施城市更新的区域,先行开展调查评估,梳理评测既有建筑状况,明确应保留保护的建筑清单,对研究总结出的不同文化进行研究甄别后,再设计保护应用方案。
冶金厂区块原本规划新建未来社区,在文化资源调查勘察中发现了东塔塔基遗址(嘉兴“七塔八寺”之一),嘉兴市委、市政府果断叫停,随即调整规划建设东塔遗址公园。在老城区更新中,保护传统的江南民居,建成了梅湾街、月河、芦席汇三片历史街区。处处体现了嘉兴市对历史的敬畏、对文化的敬重。
在城市更新中,还要注重保护城市肌理,彰显城市特色。以南湖和老城区为核心,九条放射状水系汇聚南湖,构成了嘉兴“九水连心”的独特城市格局和生态景观。现如今,嘉兴市通过城市更新,“一环四路”景观环境得到全面改造提升,老城区旧貌换了新颜;“九水连心”景观改造实现“通绿亮保”既定目标,杭州塘三塔公园、范蠡湖公园、苏州塘落帆亭公园等变成市民身边的“诗与远方”;南湖水生态修复后,水体清澈见底,重拾江南水乡韵味。嘉兴市“水在城中、城在水中”的特色更加显现。
城市更新中要避免大拆大建,更要保护和传承城市文脉,两者并不矛盾,城市文脉就是城市更新中急需挖掘的富矿。“在文化先导策略下,以文化物、以物载文,嘉兴市必将重现水乡城市历史风貌、彰显江南文化的魅力风采。”应志敏充满信心地说。
作为北京冬奥会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冰壶赛场设计总负责人,郑方从2003年开始主持奥运场馆设计至今近20年,完成了7个奥运比赛场馆设计任务。在丰富的经验积累与时代变革的浪潮前,郑方感受到,奥运场馆设计不仅融合了当下时代的技术进步,也承载着时代的观念和烙印。
近日,借助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智林”)在碧桂园汕头金平项目中首次完成“BIM(建筑信息模型)+FMS(机器人协同管理系统)+WMS(仓储管理系统)+建筑机器人”多机施工系统的验收,探索出一条高质量、智慧化的智能建造新路径。
1月20日,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新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全系统对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不断深化,积累了一些成功做法和经验。会议分享交流了各地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在各个细分领域的成功经验。
“逆行”践初心 “战疫”担使命——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施工工作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