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嘉同城引领新时代 上海嘉宾热论嘉兴十一五发展
“嘉兴‘十一五’规划,太令人激动了!”听了嘉兴市的“十一五”规划介绍,上海市委研究室姚掌宏博士发出如此感叹。6月22日,我市在上海举行了嘉兴“十一五”发展前景介绍会,上海市有关政府部门领导、中央和省市媒体、上海企业界等80余人到会。本次介绍会一改以往推介项目的形式,具体介绍了我市“十一五”的发展思路,与会嘉宾认为此举非常有新意,并给予了极大关注。
上海市浦东新区副区长康慧军听了相关介绍后,非常振奋,并为浦东有这样一个“姐妹城市”而感到自豪。他表示,嘉兴“十一五”规划表现出两个鲜明特点,一是和谐发展,强调城乡同步发展。一是科学发展,强调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嘉兴产业布局由原来“长跑式”变成“跳高式”,这是质的飞跃,嘉兴人敢于向自己施压,实际上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康慧军表示,嘉兴毗邻上海,如果把上海比作日本的东京,那么,嘉兴*终会像日本的横滨,嘉兴与上海会像横滨和东京一样相得益彰,成为国际化大城市。嘉兴的“十一五”规划,体现了这些新思考和新理念。
经常到嘉兴调研的上海市综合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朱金海,是嘉兴决策咨询委员会的特约委员,对嘉兴的“十一五”规划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他认为,从21世纪开始,浙江省的发展进入了“嘉兴时代”。“两桥一隧道”正式开通后,嘉兴将成为长三角城市群的中心,嘉兴到上海、杭州、苏州、宁波都是一小时车程。而即将开通的上海嘉兴城际列车和未来的磁悬浮,这将使上海嘉兴“同城化”,“嘉兴的区位优势在长三角找不到第二个城市。”
人民日报社华东分社副总编辑刘世安说,嘉兴现在成了中国高速公路*密集的地区之一。对嘉兴来说,交通条件的优势确实能为产业结构调整带来契机,现在嘉兴正出现一个新气象,“但更要好好思考如何把交通优势变为区位优势、经济优势。”
姚掌宏认为,在磁悬浮的背景下,嘉兴还需重视功能定位,每个县(市)都要明确发展方向,不相互“撞车”,达到功能互补。同时更要发展大产业、大项目和大市场。
嘉兴“十一五”规划的六大发展战略中,把接轨上海扩大开放战略放在了首位。姚掌宏建议,嘉兴的规划应关注上海的产业规划、科技规划,要跟踪上海科技前沿,争取这些项目的产业化在嘉兴落地。
在这一方面,上海新黄浦置业股份有限公司*有发言权,他们已在嘉兴高科技园区有了项目,是嘉兴的文化气息和人才素质吸引了他们。该公司负责人陆却飞说,现在嘉兴与上海越来越近,一是距离上近了,二是人文理念越来越“近”。
嘉兴“十一五”规划把滨海开发列入其中。刘世安认为,这是嘉兴区域经济竞争力提升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发展的新希望所在。
而如何规划和开发滨海区域成为与会嘉宾的讨论热点。朱金海建议,滨海开发是嘉兴“十一五”规划中的核心工程之一,涉及217平方公里的区域。嘉兴可以借鉴长三角其他城市滨海开发成功的经验,要有长远的高起点规划,并建立有效机制。“这个区域牵涉到嘉兴市的3个地方,要通盘考虑,协调发展,不能急于求成。”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