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经开区:唤醒“沉睡”的土地资源
土地,是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是蕞宝贵的资源。
作为典型的城市型开发区,如何对有限的土地资源进行更高质量的利用?
嘉兴经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通过加大“存量挖潜”,上半年盘活存量建设用地835亩,通过唤醒“沉睡”的土地资源,实现土地节约集约高效利用,为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为进一步破解信息壁垒,经开分局创新编制和更新存量用地手册,开发“云上读地”微信小程序,通过“云上读地”二维码,企业或招商主体通过微信扫描即可直接查看地块相关信息,精准便捷地获取每一宗“待嫁”地块位置坐落、面积、规划用途等信息,有效提升存量建设用地挖潜整合效率,实现“数据替人跑腿”。上半年“云上读地”访问量达600 余次,已消化存量用地 16 宗,面积835亩。
同样一块地,通过低效用地再开发,画风截然不同。这种发展逻辑的蜕变,也正在经开区上演。
“这里原是中华化工和英达斯企业空置厂房,面积约37亩,由于经营不善、效益低下等原因,我们将其列入‘低小散乱’企业整治和低效用地清理范围”嘉兴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说。该地块位于嘉北街道昌盛中路2029号和振兴路316号,总占地面积114亩,目前为华之毅集团总部用地,通过收购原中华化工空置厂房、宜泰鞋业和拆迁腾退原英达斯等企业闲置土地,建成了集研发、设计、物流、生产、营销、信息化于一体的华之毅总部项目。同时在不拆除原有建筑的情况下对老厂房进行内部装修和部分改造,成立雅履鞋业生产中心、人才技术中心,G楼艺术展示中心。预计建成后,亩均税收由原来的5万元以下到60万元以上。
类似由“低小散乱”实现华丽“蝶变”的项目不止一例。通过企业自主改造、零地增资技改、异地增资扩产、国资主导开发、退二进三、政府直接征收、政府生态修复等8种模式的低效用地再开发路径盘出了经开区发展新空间。
一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存量土地盘活利用工作,坚持向“土地存量”要“发展增量”,积极引导各县(市、区)加大低效存量用地和落后产能用地的盘活利用。近三年来,我市累计盘活(供应)存量建设用地5.8万亩,占土地供应总量的44%,已成为我市项目用地保障的一个重要渠道。累计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面积超过3.2万亩,全市单位生产总值建设用地面积已控制在20平方米每万元以下,较“十三五”末显著提升。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