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日起 海盐将对“厂中厂”租赁企业启动整治提升
去年以来,随着“四无”企业整治战的大力推进,我县工业经济汇聚起强大的绿色发展动能,安全生产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如今,我县“四无”企业整治工作正迈向“深水区”,如何进一步发力?
日前,我县出台了《海盐县“厂中厂”租赁企业整治提升实施方案》,整治提升工作从即日起正式开始,至今年12月结束。根据前期摸底,目前我县存在“厂中厂”出租企业379家,承租企业1319家。我县将通过正向引导和反向倒逼相结合,规范整治一批、关停淘汰一批、整合提升一批“厂中厂”租赁企业。
那么什么是“厂中厂”?本次整治的目标是什么?有哪些整治任务?一起去了解下吧。
所谓的“厂中厂”,是指同一厂区内经出租存在两家及以上生产经营单位的情况。因多个经营单位存在,容易造成厂区管理混乱,成为安全事故的隐患点。
据了解,由于租赁市场对安全工作缺少统一管理,我县“厂中厂”租赁行业的一批小微企业,也存在承租企业证照不一、产业结构混乱、安全管理缺失及员工安全意识淡薄等问题。
以全县范围内的“厂中厂”租赁企业为整治重点,开展全方位的调查摸底和整治提升,将“厂中厂”租赁企业整治提升工作作为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重要举措之一。
坚持正向引导和反向倒逼相结合,通过“规范整治一批、关停淘汰一批、整合提升一批”的总体思路,依法依规查处各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推进开展“厂中厂”租赁企业整治提升,以查无照、纠违规、重提升、强监管、严规章为主要手段,全面规范提升“厂中厂”租赁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环境治理能力,着力健全隐患排查治理机制、事故防范体系,为我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的环境。
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厂中厂”租赁情况大排查,各镇(街道)确定“厂中厂”企业初步汇总名单。各镇(街道)对“厂中厂”企业逐企进行分类,分析是否存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能减排不达标等问题,分门别类建立“一企一档”,拟定“一企一方案”。
本次“厂中厂”租赁企业规范整治提升行动以镇(街道)主体为主,督促出租企业、承租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和环境治理工作,根据排摸出的辖区内“厂中厂”租赁企业情况,实施分类整治提升。
各职能部门开展“厂中厂”租赁企业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土地利用、违法建筑等方面的专项整治和联合执法。重点开展安全、环保隐患专项整治,督促企业限期整改,对拒不整改的企业从严从重处罚,严肃追究企业责任。积极引导企业创新发展,加大科技投入,鼓励产业链企业集聚发展,做大做强;对成长性好、创新能力强的租赁企业中的小微企业加强指导和政策帮扶,鼓励提升“小升规”企业。对企业一线管理人员,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和专业机构开展专业培训,规范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水平。
对没有合法手续,且达不到环保、安全等要求的,应当依法严肃整治,特别是以“四无”为重点的“低散乱污”企业,需要停产整治的,坚决停产整治。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和工艺设备落后、产品附加值较低的产能,限期关停淘汰。对不按期关停淘汰的,可依法依规采取断电、断水等措施。
对一批成长潜力大、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加大支持力度,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智能化技术改造、精细化管理等手段来提升企业发展质量和水平。通过规范经营、安全环保达标、依法纳税等提升,助推企业入区入园。整合入园的,对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亩均税收作出提升承诺,并按期验收。
严格落实工业厂房租赁管理,就安全、环保隐患等重大问题加大监管力度,督促出租企业将出租厂房基本情况信息、租赁管理协议向所在镇(街道)备案登记。镇(街道)建立健全项目联审制度,定期对入驻项目开展检查监督。出租企业要根据协议和承诺履行监管责任,加强对厂区安全、环保、消防等方面管理。同时,出租企业要会同承租企业定期开展自查。
各镇(街道)利用“互联网+”管理模式,构建起辖区内企业动态数据库。进一步健全项目准入机制,严把承租企业准入关。对不符产业导向及其他条件的企业一律禁止准入。加快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及时更新平台入驻、退出企业数据。加快建立闲置厂房招商机制,将闲置厂房信息及招商要求通过平台公布,实现精准招商。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