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嘉兴行动纲要》出台明确未来十年嘉兴制造业发展“路线图”
《中国制造2025嘉兴行动纲要》出台,明确未来十年嘉兴制造业发展“路线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记者 徐 佩 通讯员 沈林中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在制造强国、制造强省建设中,嘉兴找准坐标并积极作为。日前,市政府正式发布《中国制造2025嘉兴行动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作为未来十年引领我市制造业发展的行动指南,《纲要》从目标定位、产业导向、重点任务等方面,为我市实施制造业强市发展战略规划了路径。目标定位:打造制造业强市
“十二五”期间,我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制造能力不断提升,形成了纺织、服装、化纤、皮革四大传统特色产业和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两大优势产业,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物联网、节能环保、生物、核电关联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的创新驱动、外向发展水平和绿色集约发展水平得到大幅提升。2015年,全市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7572.8亿元,增长1.1%,总量列全省第四,增速列全省第六;规上工业增加值1449.0亿元,增长5.6%,总量列全省第四,增幅列全省第五;工业投资1118.0亿元,增长11.7%,总量列全省第三,增速列全省第五,其中技改投资871.4亿元,列全省第三,增长31.7%,列全省第二;规上工业实现利税总额652.6亿元,其中利润总额392.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8%、7.4%,增幅均列全省第四。
“我市已经具备建设制造业强市的良好基础,但制造业整体素质还不高,长期积累的结构性问题和深层次矛盾凸显,整体竞争能力亟待提升。”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要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形成新的增长动力,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只有抢抓中国制造2025战略机遇,坚持制造业强市发展战略,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才能进一步破解发展瓶颈,进而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实现嘉兴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对于2025年的目标定位,《纲要》提出分两步走到2020年,制造业强市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制造业基础更加扎实,质量品牌不断提升,“两化”融合深入推进,创新能力有效提升,生产方式更加绿色,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努力实现嘉兴从制造业大市向制造业强市的跨越;到2025年,基本形成有利于创业创新的制造业生态系统,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发展水平逐步提升,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十二五”以来,尽管我市工业增加值增速趋缓,但工业内部结构调整正在加快。2015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分别为2989.6亿元、1724.1亿元和3392.1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达39.5%、22.8%和44.8%,占比较2010年分别提高了22.3个、0个、21.0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纺织、服装、皮革、木材加工、家具制造、造纸、化纤、橡胶和塑料制品等八大传统产业的规上产值为3154.8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41.7%,占比较2010年下降了4.1个百分点。“嘉兴要成为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强市,我们认为必须往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因此,产业的选择必须基于两个因素,一是已经具备一定产业基础的,二是能够适应并引领市场需求的。”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纲要》明确的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可以概括为“2、3、3、10”,即加快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两大主导产业,改造提升纺织服装、皮革、化纤等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和节能环保三大先导产业,重点提升发展智能终端、智能照明、智能制造装备、农林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精品纺织、品牌女装、皮革制品、化工新材料、光伏新能源等十大产业链,推进要素集聚集约、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
除了产业发展重点领域,《纲要》还提出要实施六大提升行动实施产业创新能力提升行动、实施质量品牌标准提升行动、实施智能制造提升行动、实施制造业服务化提升行动、实施产业国际化提升行动、实施绿色制造提升行动。以实施智能制造提升行动为例,我市将从夯实智能制造网络基础、强化制造过程智能化、发展重点智能装备及产品三方面着手,不断推进“嘉兴制造”向“嘉兴智造”、“嘉兴质造”转变。比如,大力实施“嘉兴智造”工程,到2020年,基本完成工业2.0“补课”,重点企业基本实现工业3.0普及推广,有序开展工业4.0示范推广;到2025年,制造业重点领域全面实现智能化,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比2015年降低50%,产品生产周期缩短50%,不良品率降低50%。
着力推动嘉兴制造业发展保持中高速、迈向中高端,《纲要》还明确了五大保障措施,即加强组织领导、深化要素改革、加大政策扶持、夯实人才支撑、营造良好氛围。
“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两化融合为主线,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深入实施四换三名、两化融合、退低进高,并不断完善升级工业绩效评价体系,打好符合嘉兴特色的经济转型升级组合拳。”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首届“介堪·去疾杯”全国泰顺石篆刻大赛征稿启事
【网络媒体走转改】聚力侨乡优势 青田引进来走出去双向发力开创新格局
如今,青田县政府拨专项资金扶持农民养鱼种稻,此外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平台,青田稻鱼米生产流程被重构,提前汇集订...
今日惊蛰 冷空气杀到 阴雨卷土重来
骤然升温后,冷空气已蓄势待发。气温犹如过山车,...
天空放晴,太阳下山之际,天空露出了形状各异、色...
“小候鸟”依依惜别“双新小候鸟驿站”
【专题】浙江城镇实干出新 见证榜样力量
【专题】2016,我被浙座刷屏
科技创新驱动 植保无人机“腾飞”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