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未来五年内将要冲进“万亿俱乐部”它有多少胜算?
嘉兴公布的新的规划纲要中,将要在2025年迈入“万亿俱乐部”,然而在2020年,它的GDP只有约5510亿元。嘉兴这是要在5年内把GDP 近乎翻上一番,才能达到预期目标。
在浙江省,杭州和宁波这两个万亿城市,无可争议地排在前两位。根据2020年的GDP 统计数据显示,紧随其后的分别是温州、绍兴,而嘉兴只排到第五位。身处长三角城市群,和苏州一样紧靠上海,是什么原因让嘉兴没有同步发展起来?如今嘉兴的发展目标能够实现吗?它凭什么?
嘉兴与苏州一样,靠近上海,为什么差距这么大?
从地理上看,嘉兴在上海的西南方,苏州在上海的西北方。按道理来说,同样都是如此靠近上海,本应该都能够分享到上海经济发展的好处。然而,苏州2020年的GDP高达20171亿元,比嘉兴的3倍还多。这巨大的差别,难道是因为上海曾经属于江苏省,所以本能地照顾了属于江苏的苏州?
其实不是的,上海市中心总体是靠北的,苏州和上海在交通上更加便利,能够更方便地接受上海的产业转移。苏州更是靠近上海远郊的嘉定区和青浦区,这两区本就是上海远郊经济*发达的。而嘉兴离得*近的是上海远郊的金山区,该区在上海远郊经济中排倒数第二,且交通不够便利,还在搞化工产业转型,没有条件给嘉兴带来更多的合作。
嘉兴和苏州之间还有两个巨大的差距。截止2020年底,苏州的常住人口有1275万,而嘉兴的常住人口只有540余万。苏州的面积有8657平方公里,而嘉兴只有3915平方公里。更为不利的是,原本十分适合种田的嘉兴,自建国以来的定位一直是以农业为主,有55%的土地是永久耕地,不可以挪作他用。这就给它套上了一层紧箍,制约了嘉兴的发展。
身处科创走廊,背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嘉兴迎来机遇
然而局面在改变。在新的浙江大湾区建设规划中,嘉兴身处G60科创大走廊中。这个在相关城市布局产业集群、联通基础设施、协同创新、加强品牌产业园区的深度合作以及在综合审批制度的改革上实现新的突破的大走廊,将成为长三角区域自主创新的主阵地。
而嘉兴的海盐县、海宁市以及南湖、平湖两个区都已经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之中,将与上海等城市实现江运、海运、河运、空运、铁路联合运输。从这些政策来看,嘉兴是搭上了顺风车,进入了快车道。而嘉兴对自己的定位则是,成为长三角核心区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
为了实现万亿目标,嘉兴准备打造水平更高的工业平台,以上市企业来发挥这些平台的能力,来提升产业的融合,以促生出更多更出色的企业和产业。将半导体、生物制药、人工智能等几个领域和上海的相关领域做好对接,集中优势产业全力发展,形成规模集群效应,这是嘉兴接下来的发展方向。
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完工后,嘉兴将会在和上海加强联系后进入更加深入的合作,包括嘉兴科技城、嘉兴国家互联网产业国际创新园等现在已有的和将来可能会增加的项目,都会因此实现新的发展。
而根据《长三角生态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中提出了绿色一体化的发展制度体系,嘉兴将会在绿色环保上投入更多的关注和资源。从经济开发的角度看,强调环保在一开始会有束手束脚的感觉。然而等到嘉兴的环境得到本质上的优化,再加上医疗、教育、商业条件都得到改善之后,嘉兴市将变得更加宜居,这无疑会大大加强对人才的吸引。作为一个民营经济活跃的城市,势必将有更多企业家选择更加宜居的嘉兴,这无疑将带来更多的机遇。
与此同时,在互联网平台经济的发展模式下,嘉兴努力把自己打造成国内外企业和上海的合作桥梁。嘉兴背靠上海,对上海的政策和产业发展布局有更多的了解。对于国内外想要与上海合作的企业,嘉兴可以为它们提供一个软着陆的地点,吸引企业落户嘉兴。嘉兴也可以充当平台,帮助这些企业和上海对接信息,寻找上海的平台进行进一步合作。
嘉兴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五年规划,实际上是立足于新时代长三角的发展规划上的。无论是产业的整理和对接、工业园区集群改造的计划、绿色生态目标的制定,还是作为与上海进行合作企业的信息交流平台,这都是完全符合整体发展的。看来嘉兴在5年内进入“万亿俱乐部”,并不是什么难以完成的任务。
嘉兴未来五年内将要冲进“万亿俱乐部”,它有多少胜算?
势如破竹还是软弱无力?嘉兴能否成功进入“万亿俱乐部”?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