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现场推进会在袁花镇举行
浙江在线日讯(通讯员 王佳倩)9月28日上午,嘉兴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现场推进会在海宁市袁花镇举行,嘉兴市副市长林万乐出席,嘉兴市级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海宁市副市长和其他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以及袁花镇相关领导等参加会议。
与会人员先后考察了海宁市袁花镇阳光科技小镇、龙联村等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袁花镇神仙湖矿区生态修复项目。
袁花镇工业经济起步于70年代末,普遍存在企业经济总量偏小、科技含量差、产业低端、资源占用多、效益不高等问题,袁花镇通过三年时间开展“低散乱”(高危污)行业整治提升工作,累计完成整治企业(作坊)731家,拆除建筑面积52.15万方,腾出厂房面积18.14万方,腾退土地面积1184.59亩,14个村完成村级存量企业“整村清零”,改变企业整体“低”“散”“乱”的面貌,腾出发展新空间,助推袁花镇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位于镇双百路北侧、硖尖公路东侧的阳光科技小镇双百产业园便是腾退土地后置换出来的发展成果。
该园区总用地面积约287 亩,建筑面积31.1万平方,总投资6.22亿元,已建成70幢标准厂房及12幢配套用房,成为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主导产业生产研发、示范推广、配备完善的众创核心区。小镇于2020年成功命名省级特色小镇,并入围特色小镇“亩均效益”领跑者名单;2021年,实现总产出271.17亿元,其中特色产业总产出244.12亿元,占比达到90%,税收收入达到 5.44 亿元。
在镇西村,与会人员现场查看了农村复垦用地和生态修复情况。该项目涵盖龙联、镇西、红新3村,总投资8.2亿元,预计可节约耕地指标1727亩。截至目前,龙联等3村累计完成建设用地复垦178.4亩,完成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整治987亩。
“我们计划通过5年时间,力争3个村的总体集聚地达到75%以上,把成片的农田连接起来,现在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千亩方的规模,之后力争达到一个万亩方、三个千亩方的示范标准。”袁花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与会人员还来到神仙湖,听取了庄康岭矿区整治及神仙湖生态修复工程的有关介绍。据悉,上世纪70年代起,这里陆续开办石矿厂,隆隆的开采声和白色的粉尘成了上年纪的村民对这里的*深印象。矿石开采在短时间内促进了经济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但也造成了环境污染,破坏了土地资源,方圆周边千疮百孔,给原本伟岸的山体留下了几十米深的巨坑。自2012年袁花镇所有矿区企业关停以来,袁花镇开展了围绕矿区周边低散乱污企业的集中腾退工作,对该区块集中开展矿区关停、整治,集中腾退拆除低散乱企业,共有6个矿区区块及20家完成拆除、腾退、清理,共拆除违章建筑26825平方米,腾退出建设用地指标272.49亩。
多年来,袁花镇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断擦亮生态底色,通过“自然蓄水+生态修复”方式使废弃矿坑华丽变身为神仙湖生态公园。湖区总面积达1975亩,湖面1120亩,蓄水量可达2880万立方米,相当于西湖蓄水量的2倍,其中基本农田188亩,一般农田162亩,林地233亩,村庄建设用地31亩,自然环境优美,初步形成“山湖城一览,水绿映花溪”的生态格局。2020年,袁花成功创建嘉兴市首批生态文明示范镇,也是海宁*一获此荣誉的乡镇。
在随后召开的推进会上,嘉兴市副市长林万乐充分肯定了袁花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并对嘉兴下一阶段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
会议要求,接下来各级各部门要破解耕地保护碎片化、村庄用地无序化等问题;要促进对要素在城乡之间的高效配置,拓展发展新空间,争取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嘉兴经验。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