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亮“浙”五年丨嘉兴:在红船起航地看见美好中国的未来
浙江日报丨全省*一!嘉兴上半年新增上市公司7家
浙江日报人物丨平湖老供销朱卫康:搭乘“山海快车” 让松阳山货畅销平湖
浙江日报丨嘉兴二院院感防保科副科长蔡哲清代表:提升公共卫生应急能力
服务业如何恢复活力?浙报记者专访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新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卓勇良
浙报点赞!嘉兴南湖红船边的干部群众满怀期待迎盛会
援沪54天!嘉兴市*后一批援沪医疗队员平安回“嘉”
红船观察丨“100+”上市公司!嘉兴的雄心藏不住了
浙江日报丨省党代会代表、南湖革命纪念馆宣教部主任袁晶:讲好“一个大党和一艘小船”的故事
党代表寄语丨刘锐:用科创之笔“绘”美丽浙江
邀你参与!2022年嘉兴市区公交线网优化方案面向社会征求意见
中国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与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校地合作新篇章!浙江传媒学院桐乡研究院启用
闪亮“浙”五年丨嘉兴:在红船起航地看见美好中国的未来
2022-06-06 19:24:04 来源: 浙江在线记者 沈烨婷 李茸 郁馨怡 共享联盟南湖街道微融站 韩秀风 共享联盟秀洲站 胡佳 史意
嘉兴南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集聚着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浙江中科应用技术研究院等一批高端创新载体。图为高楼林立的嘉兴南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拍友王祥鸿摄
五年之变,究竟能有多大?数据中写着答案。
2021年,嘉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6355亿元、全省第5,财政总收入达1122.77亿元、全省第3,列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行榜全国第22位、省内第3位,这组数据是衡量嘉兴经济社会发展“家底”的尺度;市控断面Ⅲ类水比例从19.2%上升到94%,这组数据佐证着嘉兴再现“秀水泱泱”、美丽宜居的生态美景;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60∶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18年列全省*一,这组数据是解读嘉兴城乡居民幸福感的“密码”……
回望五年历程,一串串数字,犹如一个个踏石留印的坚定脚步,精准刻画着嘉兴这方红色热土持续进步的履迹。
播下一颗创新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孵化企业凯乐士科技集团的演示中心,研发人员正在对四向穿梭车进行性能测试,这款车已迭代至第5代,突破传统料箱堆垛机、直线穿梭车等在自主调度、路径优化、系统效率、空间限制等方面的瓶颈。落地以来,企业5年内业绩增长了35倍。
近年来,嘉兴积极推动G60科创走廊建设,已集聚包括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电科南湖研究院、南湖实验室、浙江大学海宁国际校区、北京理工大学长三角研究院等高端创新载体,一大批体量大、规格高、要素全、机制活的科创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乌镇之光”超算中心。拍友孙一聪摄
8年,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举办地,当青石板连接起信息“高速公路”,嘉兴有哪些蝶变跃升?仅仅经过273天的建设,去年9月,“乌镇之光”超算中心正式落成,作为浙江省首个大型超算中心,不仅可支撑浙江省内的算力需求,未来还将联动国内各大超算中心,打造超算平台,实现辐射长三角乃至全国。
俯瞰银杏天鹅湖。秀洲区传媒中心供图
银杏天鹅湖,犹如一方翡翠,落在嘉兴市秀洲区油车港镇。它的前身南官荡,曾经为了发展被围成86个鱼塘。随着渔民收入的增加,环境压力越来越大。退渔还湖、渔民上岸、“五水共治”……经过近些年的生态治理,昔日臭水塘蜕变成一个生态湖荡,集湿地保护、生态涵养、休闲度假于一体,水质达国家Ⅱ类水标准。生态裂变引领创新裂变。2020年,天鹅湖未来科学城开园,培育千亿级总部型、科研型新平台。
嘉兴再现梦里水乡。五年来,嘉兴生态环境发生历史性转变,市控断面Ⅲ类水比例从19.2%上升到94%,水质达到1984年有监测记录以来*好水平,大气环境质量全面达标。
海宁市盐官镇桃园村建立“1对X”结对帮扶机制,由支部党员义务指导农户培育种植花卉。拍友朱霞萍摄
“不在世外,已是‘桃源’”,用这句话形容海宁市盐官镇桃园村*是贴切。村民们不仅能在家门口打工、领土地租金,还能进企业学习如何创业。2020年,桃园村引入农业电商企业塔莎园艺,通过成立乡村振兴党建联盟,建立电商直播平台,目前累计帮带“创业新农人”400余人,并为农民创造就业岗位800余个,人均年收入增加2万多元。
民生的厚度,往往能从民生投入中找到答案。五年来,嘉兴只争朝夕做人民群众希望的事,实施高水平全面小康“补短板”行动,全部财力的80%左右用于改善民生,并全面推进“浙江有礼·红船领航”市域文明新实践,探索具有鲜明特色的物质富裕、精神富有之路。
沉甸甸的数据标注发展新起点。嘉兴五年发展变化,远不止于此,未来将有更好的答卷。
新的百年征程,嘉兴将提高政治站位、把握历史方位、找准发展定位,奋力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加快建设共同富裕典范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彰显红船起航地的新担当。
玩老鹰抓小鸡、抖空竹、制作艾草香囊……端午节当天,嘉兴南湖天地源广场一片欢声笑语,参加2022“畅享端午 快乐六一”童玩会的市民络绎不*。
一座南湖天地,见证着城市的蝶变跃升。作为嘉兴迎接建党百年的“十大标志性工程”之一,南湖天地坐落于南湖湖滨,自去年6月亮相后,已成为嘉兴新晋地标和“流量王”。它占地面积约21万平方米,由鸳湖里弄、嘉绢印象、南湖书院、南堰新景4大板块以及新南湖路、湖滨景观等工程组成,既体现历史底蕴、人文风情,又融入现代生活理念。
在民国风建筑的鸳湖旅社前,众多年轻人拍照打卡。作为百年历史的见证者,鸳湖旅社如今以精品酒店的形式对外开放。旁边,几位老人在嘉绢印象前回忆往昔,这是原嘉兴绢纺厂旧址,见证了百年民族工业变迁,经过改造后成为一座兼具传统与现代感的建筑,唤醒了老嘉兴人的集体记忆。不远处的南湖畔,一对夫妻正带着年幼的孩子漫步在精心打造的沿湖岸线,水清岸绿,景致优美。
一座城市从有到优,并不是一件易事。嘉兴“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积极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打造了嘉兴火车站、市区快速路、“九水连心”景观提升工程、“禾城驿·温暖嘉”等一批标志性项目。在大街小巷的烟火气里、在千家万户的生活里、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里,城市蝶变带给人们的幸福真实而具体。
日观湖景云海、夜赏流光溢彩,融湖畔之美、建筑之美、人文之美于一体,形似“三叶花”的嘉兴市文化艺术中心,在秀湖畔悄然绽放。
恰逢端午假期,嘉兴市文化艺术中心内,精彩活动轮番上演:音乐厅里欣赏格林童话经典人偶剧,图书馆里体验亲子互动,文创中心里还有“你读书,我买单”的限时体验活动……
有内涵更有颜值。嘉兴市文化艺术中心集嘉兴市美术馆、秀洲区图书馆、秀洲农民画艺术馆、秀洲文化馆等“六馆一厅”于一体,致力于为老百姓提供一个文旅融合的公共文化新空间。
嘉兴市文化艺术中心。秀洲区传媒中心供图
共同富裕,不仅要看一座城市物质富裕撑起的发展天际线,更要看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精神富有拼成的幸福地平线。嘉兴提档升级文化文明阵地建设,发展成果惠及城乡,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认同感持续攀升。从子城遗址公园“涅槃归来”,到华灯初上时禾城“越夜越美丽”;从运河文化连绵不*展现禾城秀水泱泱,到马家浜考古遗址公园化身文化新地标……
近年来,嘉兴在“协调”“共享”方面久久为功,努力实现文化服务保障的普惠、均衡。嘉兴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评估蝉联全省“八连冠”;农村文化礼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全省率先实现全覆盖;在全国率先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健心客厅”持续拓展;今年嘉兴又发布了“精神富有·润心在嘉”十大标志性项目“十心行动”,让高品质精神文化需求落细落实,有力推动以文化人、立德树人,不断提升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构筑起共同富裕精神家园。
浙江日报丨全省*一!嘉兴上半年新增上...
浙江日报人物丨平湖老供销朱卫康:搭乘...
浙江日报丨嘉兴二院院感防保科副科长蔡...
服务业如何恢复活力?浙报记者专访浙江...
浙报点赞!嘉兴南湖红船边的干部群众满...
援沪54天!嘉兴市*后一批援沪医疗队员...
红船观察丨“100+”上市公司!嘉兴的雄...
浙江日报丨省党代会代表、南湖革命纪念...
党代表寄语丨刘锐:用科创之笔“绘”美...
邀你参与!2022年嘉兴市区公交线网优化...
中国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与浙江清华长三...
校地合作新篇章!浙江传媒学院桐乡研究...
一证通一网办!全国首张电子预防接种证...
何时可以乘坐有轨电车从嘉兴火车站到安...
浙江日报丨平湖靠前服务农户 春粮还在收...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