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六大新兴支柱产业引领转型升级
开栏语:今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二五”的规划之年。回顾“十一五”,我们欣喜地发现,这五年,既是披荆斩棘、迎战“海啸”的五年,更是创新拼搏、科学发展的五年。在“十一五”日历即将翻过的前夕,我们既要回眸“十一五”的辉煌,更要为即将到来的“十二五”确定新的发展目标。
为全面展现“十一五”期间的科学实践,更好地为下一个五年指明方向、明确目标,从今天起,嘉兴日报将推出“回顾‘十一五,展望’十二五‘”系列报道,从可感、可知、可触摸的新闻视角入手,为回顾和展望作更生动的解读。
仅占全市规上企业总数的16.5%,却创造了利润总额的40%;在全市国家认定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企业中占比超过70%;拥有33个浙江省名牌产品……过去五年,从逐步崛起到表现出强劲发展势头,再到日渐成为支柱产业,嘉兴市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和生物医药这六大新兴产业不断做大做强,并引领了嘉兴市经济的转型升级。
“新兴产业的培育,不仅是促使嘉兴市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推进力,更事关今后的发展后劲和潜力。未来五年,在这六大新兴产业中将有望诞生数个千亿元产业。”嘉兴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十一五”以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和生物医药等六个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到2009年底,以上六个新兴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共有1124家,仅占全市规上企业总数的16.5%,但它们共实现主营收入总额906.9亿元,实现利润总额78.2亿元,上缴税金总额38.3亿元,分别占全市规上企业总数的25.2%、39.9%和31%.“在政府的有效引导和企业自身努力下,这些年来这六大产业经受住了各种严峻的考验,已经迅速成长为嘉兴市具有较强优势和发展潜力的重点支柱产业。”市发改委发展规划处处长朱永根告诉记者。
朱永根告诉记者,装备制造业是六大产业中企业数量*多、主营业务收入*高的产业,而且多个产品或创造了国内的“单打冠军”,或在国际市场占据了较大份额。韩泰轮胎生产的轿车、轻卡子午胎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市场占有率排名*一,东海橡塑生产的减震器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3%,敏实集团生产的车用装饰条、装饰件和金属结构件三大类核心产品在国内市场份额中名列*一。
同时,以核能、太阳能、生物质能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嘉兴市发展*快的新兴产业,也是六大产业中效益*高的产业。2009年,63家企业创造了161.34亿元的销售业绩,实现利润29.46亿元,上缴税金16.8亿元。在这六大产业中,新能源产业的企业数只占总数的5.6%,但它们创造的利润和上缴的税金却占到了37.67%和43.86%.
“此外,节能环保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虽然目前总量还不是很大,但近年来的发展势头也不容小觑。我们十分看好这两大新兴产业的前景,并将不遗余力地支持其健康、快速发展。”朱永根这样说道。
支柱产业不但能推动经济增长,更能引领产业结构迅速变化、支配着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而嘉兴市的六大新兴产业无疑已成为嘉兴市经济转型升级的主动力。
六大新兴产业中,经国家认定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35家,占全市187家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72.2%;经省科技厅认定的省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共45家,占全市66家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的68.2%.
在品牌建设方面,到去年年底,嘉兴市制造业******有中国名牌产品20个,六大产业共占9席;全市拥有浙江省名牌产品96个,六大产业占据33席;全市共有浙江省著名商标146个,六大产业占37席。
以嘉兴科技城为例,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以闻泰集团为龙头,以德景电子等企业为主体的通讯产业基地已初步形成;今年上半年,有印度软件业标志之称的infosys的培训中心落户于此;物联网的产业化运用的领军项目也已见端倪……借助于这些新兴产业大项目的落户与投产,在推动全市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泛科技城”效应已初步显现。
显然,六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我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主力,成为研发中心和品牌质量建设的主力。不仅如此,与之相对应的是,新兴产业重点项目也已成为嘉兴市工业投资的主力。目前全市六大新兴产业103个重大投资项目,总投资达360亿元,按投入产出1:2测算,投产后3年内将新增主营业务收入720亿元。
“十一五”期间,六大新兴产业凭什么得以如此快速地成长?关键还在于技术和人才的强力支撑。
比如秀洲区引进了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光伏研究中心、中国兵器集团LED研发中心和新材料研究中心等;海宁市建立了浙江省太阳能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南湖区引进了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华东分院;嘉善县政府与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桐乡市引进了中科院电工研究所,并成立了桐乡新能源研发中心等。几乎每一个县(市、区)政府都在为新兴产业的发展创造机会、寻找出路。
与此同时,企业自身也在不断努力。嘉兴同济阳光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了浙江太阳能行业中*一家科研中心,福莱特玻璃镜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已完成申报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正式验收工作,即将成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等。
经过近几年的培育与发展,嘉兴市已经初步具备了加快新兴产业发展的人才和研发优势。目前,全市已拥有各类高等院校6所,每年为社会输送近万名大学生。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科院嘉兴中心等科研中心落户嘉兴后,为嘉兴市新兴产业的发展发挥了很好的助推作用。另据了解,我市即将进行中科院嘉兴中心二期工程建设,在未来5年内,中科院嘉兴中心将力争完成中科院20个研究所的引进,形成5个转化产值超10亿元的高新技术产业,科研成果产值突破百亿元,人员规模逐步达到1500人。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