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嘉兴厂房土地出租出售 > 正文内容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嘉兴数字经济发展策略研究

  通过系统分析嘉兴数字经济发展现状,纵向梳理嘉兴数字经济发展变化轨迹,横向比较当前嘉兴数字经济在长三角地区及浙江省内各地市中的发展水平,对存在的数字人才缺口大、数字核心制造业整体规模不大、数字产业集约集聚度不高、五县两区数字经济发展不均衡等问题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接沪融杭、联合培养、以特制胜、提升集聚、错位发展、数字文化以及建设智慧城市等对策建议,以促进嘉兴数字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嘉兴把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为引领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首位战略。由于地处长三角核心区中心腹地,又是长三角与大湾区叠加区,在 “长三角一体化”的国家战略里,嘉兴是浙江省接轨上海的 “桥头堡”,承接上海辐射的“门户”。同样在G60科创走廊建设中,嘉兴是从上海进入浙江的 “*一站”,区位优势明显,承接沪杭创新辐射效果显著。同时,嘉兴具备良好的数字经济发展基础。一直以来,嘉兴认真贯彻落实推进数字经济 “一号工程”和数字长三角建设的系列决策部署,承接世界互联网大会等红利,数字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

  嘉兴市的数字经济发展,在长三角27个中心城市和在浙江省内各城市间的排名,都位于前列。据21世纪经济研究院与阿里研究院2019年9月共同发布的《2019长三角数字经济指数报告》,对上海、杭州、嘉兴、宁波、南京、苏州等长三角27个中心城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分析。报告结果显示,杭州与上海分列第1、第2位,共同组成*一梯队;嘉兴位列第8,属于第二梯队,整体处于中上水平。具体如表1所示。

  另据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统计局2020年1月发布的《2019年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报告》显示,在全省11个设区市、89个县(市、区)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综合评估中,杭州以141.9的高分独占*一梯队;嘉兴以86.4分位列第4,与宁波(87.7分)、温州(86.6分)、金华(83.6分)同属第二梯队。各项指标的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综合以上及嘉兴市经信局提供的统计数据,嘉兴的数字经济发展具体呈以下态势。

  据2020年嘉兴市经信局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市610家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967.17亿元,同比增长30.33%;工业增加值404.22亿元,同比增长24.2%,增速位居全省第三位,占规上工业增加值19.54%。数字经济制造业企业利润总额达95.12亿元,同比增长13.50%,高出规上工业企业平均9.5个百分点。

  据《2019年浙江省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报告》显示,2019年,嘉兴工业应用指数超过杭州、宁波等先进城市,特别是在工业设备联网率、装备数控化率、SCM普及率三项三级*重要指标方面都跃居全省*一。2020年10月,巨石集团、新秀集团、麒盛科技等20个平台入选2020年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创建名单,占全省比例达五分之一。

  截至2020年10月底,嘉兴全市累计建成5G基站4094个,入网开通3777个,开通率92.26%,5G覆盖密度居全省*一。并培育形成化纤、服装2个行业国家级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有力地推动了“5G+工业互联网”建设。

  浙江省数字经济学会、浙江在线·浙江数字经济网、杭州数亮科技联合发布的“浙江县域数字经济发展网络影响力指数榜”,用科学的算法得出90个县(市、区)的数字经济发展状况在网络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在2020年5月-11月的榜单(8月未出)中,桐乡和嘉善的表现颇为亮眼,桐乡一直保持在前15名以内,*高排名第1;嘉善始终在前20名以内,*高排名第4。具体排名数据如表3所示。

  该榜单的排名基本反映出了浙江数字经济产业的集中度。桐乡的乌镇大道科创集聚区,充分发挥乌镇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的独特优势,以互联网、高端装备等产业为重点,加快数字经济各类高端业态集聚。而嘉善作为全国*一一个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区域内的浙江嘉善临沪科技城、中国“归谷”嘉善科技园,叠加毗邻上海的协同创新优势,逐步形成以业态创新、模式创新和科技服务创新为核心的临沪数字经济创新区。

  近些年来,嘉兴的数字经济发展较快,区位优势明显,数字网络基础设施较好,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增长迅速,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但同时,嘉兴的数字经济发展还面临着人才缺口大、企业创新力不足、数字核心制造业整体规模不大、集约集聚度不够高以及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与挑战。

  据《2019年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报告》显示,嘉兴在新业态、新模式的评估中以58.5分排名第6,是排名*靠后的一项。数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数字人才的支撑,尤其是创新力强的高端复合型人才。嘉兴的数字人才及数字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究其原因,一方面,嘉兴的高校没有硕士点,无法通过高校培养适宜于本地发展的高端人才,希望留嘉发展的大学生也会为提升学历而离开嘉兴;另一方面,周边的上海、杭州、苏州对国际及国内的高水平数字人才具有更强的吸引力,这也说明嘉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配套资源等,与沪杭苏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缺乏强大的第三方团队,企业需要的高端复合型人才欠缺,企业的创新力就会不足。

  虽然嘉兴的数字核心制造业发展较快,但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仍旧偏低,基本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产业层次相对较低,缺乏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产品附加值不高。目前全市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中,规模超10亿元企业24家,其中超100亿企业仅闻泰通讯和晶科能源2家。闻泰科技以手机设计代工为主,晶科能源以生产太阳能光伏组件为主。像人工智能、柔性电子、VR/AR、北斗导航等重点培育的新兴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拥有高端核心技术、自主品牌和完整产业链的龙头企业。

  目前嘉兴全市已拥有3个国家级、10个省级数字经济产业平台基地,但大多还处在启动建设阶段,产业集聚效应还未充分体现。以秀洲区为例,目前设有嘉兴秀洲高新技术产业园以及嘉兴机器人智能制造产业园、上海交大(嘉兴)科技园、北科建嘉兴创新园等。但从现有的产业招引类别情况看,数字制造业占比不到50%,主导产业不够凸现,集约集聚度不高。

  据《2019年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报告》显示,嘉兴各县市区的综合评价结果为南湖区以95.1分位居第10位,在第2层次;桐乡、海宁、秀洲、嘉善在第3层次;海盐、平湖在第4层次。

  结合前面表3的数据能够得出,嘉兴市各县区的数字经济发展不均衡。海盐、平湖相对落后,与综合发展水平*高的南湖区以及发展较快的桐乡、嘉善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

  在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嘉兴的数字经济发展有无限潜力,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结合嘉兴实际,就如何妥善解决存在的问题,发挥区位优势,挖掘自身特色,找准定位实现高水平发展,建议如下。

  借长三角地区人才服务一体化契机,吸引外来高端人才。*一,积极推进“一楼三园”建设,提升“星耀南湖·长三角精英峰会”知名度和美誉度,打造具有长三角乃至全球影响力的标志性品牌,积极引进带项目及技术的数字创新人才,形成“研发在域外,转化在嘉兴”的创新协作新模式。第二,企业、政府和嘉兴学院、同济大学浙江学院等本地高校合作,通过“双聘”机制吸引高科技人才和创新型人才。

  借助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和长三角G60科技走廊的部署,着力培育本土化中高端人才和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一,借助与中电科开展学科合作等优势,全力支持嘉兴大学创建,设置相关硕士点,培育本土化中高端人才。第二,推动北京理工大学长三角研究生院建设,依托北京理工大学的教科研优势,培育汇集高层次创新人才。第三,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推动本地企业和职业院校如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等的产学研合作,开设和扶持人工智能技术服务、物联网应用技术、虚拟现实应用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等数字技术相关专业,以校企联合培养等方式,加快培养适应嘉兴发展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数字人才。

  依托G60科创走廊整合高端科创资源,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培育特色品牌,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一,支持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实施“深根嘉兴”计划,提升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等高能级科创载体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水平,全力推动南湖研究院、南湖实验室建设,打造长三角科创平台高地。第二,数字经济专业园区积极引导资源要素向优势区域、优势产业、优势企业集中。培育数字经济企业梯队,支持数字经济龙头企业、高成长企业分别纳入“领军企业”“瞪羚企业”培育计划。支持数字经济优质企业实施“凤凰计划”。

  围绕数字长三角和数字大湾区建设,以及“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计划,建设数字经济创新载体,提升数字产业集聚力。*一,培育数字核心产业集群,优化数字经济产业结构,做强智能硬件、智能光伏、智能化微电机,做大高端电子元器件、智能家居、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重点加快推进集成电路、柔性电子、5G产业、人工智能、VR/AR、北斗导航等新兴高端产业的培育发展。第二,以秀洲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创新载体,加快数字经济专业园区的战略性布局,推动数字经济集聚发展。

  强化市域统筹,全局性布局,五县两区结合本地经济基础及发展特色,分工合作,深耕细分领域。*一,依托浙江嘉善临沪科技城、中国“归谷”嘉善科技园、平湖张江长三角科技城等创新载体,叠加毗邻上海的协同创新优势,培育和引进数字经济优质项目,形成以业态创新、模式创新和科技服务创新为核心的临沪数字经济创新区。第二,大力推进乌镇大道科创集聚区建设。第三,在细分领域下功夫,加快建设南湖智能硬件、秀洲光伏、嘉善光通信、平湖微电机、海盐智能家居、海宁泛半导体、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商务区)智慧产业、嘉兴港区航空航天等一批特色产业小镇,加快项目集聚。

  结合嘉兴本土文化特色,培育数字文化产业,推进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数字技术在文旅领域的应用。加快建设江南传媒文化创意产业园、嘉报集团文化产业园等,培养有潜力的创意企业,发展适合本地经济结构的创意产业,积极挖掘、开发、发展嘉兴的文化旅游资源。

  全面提升数字化社会治理能力,建设嘉兴“城市大脑”,持续深化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提升未来社区建设数字化水平。建立政府、企业、社会、互联网、物联网互动共生的大数据形成采集机制,推进城市联动管理、民生便捷服务的智慧化水平,助力以“商务、花园、智慧、文旅、健康、宜居”为主要特征的智慧嘉兴建设,让数字经济渗透全社会全领域。

  国脉数联主要提供App咨询、规划、评估等研究和运营等综合解决方案。全国首个推出《城市超级App技术要求和服务规范》标准文件及城市超级App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分析研究汇聚城市级App竞品分析100+,运营推广汇编,应用场景汇编,头部App运营跟踪报告,商业模式汇编等。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jiaxing.021cf.cn/index.php/post/3756.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因桥而兴 滨海新区正成为嘉兴经济发展新增长极

因桥而兴 滨海新区正成为嘉兴经济发展新增长极

  “滨海新区正在成为嘉兴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嘉兴港区工作委员会书记朱立向参加杭州湾跨海大桥行的全国网记们介绍嘉兴滨海新区。   嘉兴沿海而兴,曾被孙中山先生寄予厚望,希望打造成“东方大港”。而今,嘉兴滨海新区东起与上海金山区接壤的平湖金丝娘桥,西至海盐西塘桥镇与武原镇交界处,北至杭浦高速公路,区域面积达到227平方公里,共涉及平湖市、海盐县、嘉兴港区的黄姑、新仓、林埭、当湖、...

嘉兴与长三角主要城市经济发展对比简析

嘉兴与长三角主要城市经济发展对比简析

  嘉兴与长三角主要城市经济发展对比简析 上半年,长三角 16 城市地区生产总值(GDP)总量达 5.37 万亿元,增长 8.2%,较一季 度提 升 0.3 个百分数,增速同比回落 0.2 个百分点。在长三角经济加速融入世界经济的新常 态、新阶 段,嘉兴仍应抢抓机遇,发挥优势,挖掘潜力,提升长三角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 上半年,长三角 16 个城市全面贯彻“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发展总基调,不...

充分发挥嘉兴优势 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充分发挥嘉兴优势 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7月14日下午,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嘉兴市工作。会议强调,嘉兴广大干部群众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充分发挥北接上海的区位优势和城乡、区域发展比较协调的优势,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全省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作出新的贡献。   省委*赵洪祝主持会议并讲话。会上,省委常委听取了嘉兴市主要负责人的工作汇报,并就该市工作进行了认真讨论。   会议认为...

嘉兴经济发展“新”因素作用日益增强

嘉兴经济发展“新”因素作用日益增强

  今年初以来,我市在促进传统动能改造提升的同时,积极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经济发展中“新”因素不断涌现,促增长调结构作用日益增强。主要体现在:“四新”(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经济发展势头向好,重点领域投资加快,创业创新活力进一步释放。   “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是支撑我市经济增长保持中高速的‘新引擎’、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的‘先手棋’、结构趋向中高级的‘助推器’。”市发改委...

2015年嘉兴经济发展有哪些新亮点?

2015年嘉兴经济发展有哪些新亮点?

  新年新常态,新年新梦想。新的一年,《政府工作报告》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蓝图?数据和文字的背后,传递了怎样的惊喜和正能量?   带着读者和网友关心的问题,晚报记者*一时间采访了有关部门和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整理出24个和经济发展有关的热点问答,并和大家一起期待年终的满意答卷。我们坚信,这些期待和梦想终将照进现实。   市发改委主任 朱 伟 市经信委主任 卓卫明 市质量技...

三大动力催生嘉兴经济社会发展八大亮点

三大动力催生嘉兴经济社会发展八大亮点

  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嘉兴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实现半年正、全年红。纵观全年,以首位战略、科技创新、扩大开放为动力,催生嘉兴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八大亮点,交出一张高质量发展的高分报表,也将成为推动“十四五”蝶变跃升、跨越发展的“三宝”。   一是首位战略引领力——全面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动力。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

嘉兴规划发展“沿高速路经济”

嘉兴规划发展“沿高速路经济”

  在浙江省嘉兴市,目前已建成通车的沪杭高速公路和乍嘉苏高速公路共13个高速公路出入口,为嘉兴的城市规划、优化资源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嘉兴应合理规划高速公路出入口区域,加快发展‘沿高速路经济’”是嘉兴市人大代表、市交通投资集团公司董事长施国良在今年嘉兴市“两会”上提出的提案。事实证明,高速公路出入口带来的“高速经济”效应在嘉兴各地得到充分验证。   到今年年底,嘉兴市在建的杭...

嘉兴发展海洋经济劣势与动力研究

嘉兴发展海洋经济劣势与动力研究

  嘉兴发展海洋经济面临历史性机遇,但是在要素质量和区位角度看,存在明 显劣势。嘉兴要素在诸如空间区位和土地、劳动力等方面,也具有明显的优势。 这些优势加上政策引导构成嘉兴发展海洋经济的三大驱动力。   标签:海洋经济 要素 区位 驱动力   1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缘起   ˂gan p="" 济的约束条件及其动力源机制。   嘉兴海洋经济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