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嘉兴厂房土地出租出售 > 正文内容

2021年嘉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1年,嘉兴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牢记总*对嘉兴的殷殷嘱托,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精彩板块、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全力擦亮“七张金名片”,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典范城市,有力应对各种冲击挑战,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2021年末,全市户籍人口371.8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47万人。据2021年5‰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推算,年末全市常住人口总量551.6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达到396.41万人,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1.9%,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初步结果,2021年全市生产总值(GDP)6355.2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5%;与 2019 年相比,两年平均增长6.0%。其中,*一产业增加值131.97亿元,增长1.7%;第二产业增加值3453.75亿元,增长10.7%;第三产业增加值2769.56亿元,增长6.3%。按常住人口计算,2021年全市人均GDP为116323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8030美元),比上年增长6.7%。经*终核实,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为5563.5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5%,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2.2∶51.9∶45.9。

  2021年,全市财政总收入1122.77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74.80亿元,增长12.7%。全市财政用于民生支出631.1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79.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深化,“三去一降一补”持续见效。去产能: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83.0%,高于全省平均0.5个百分点;全市传统产业“两高一低”企业整治提升等工作加快推进,全年共整治高能耗、高排放、低产出企业247家、307家和472家,腾退低效用地2.26万亩。去库存:全市加快商业地产去库存,2021年末商业营业用房待售面积68.51万平米,比上年下降24.1%。去杠杆:2021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53.3%,低于全省平均1.9个百分点。降成本:减税降费成效显现,2021年全市共落实“减负降本”政策减税超200亿元,减税规模居全省第3,列杭州、宁波之后;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为8.73元,比上年下降0.96元。“凤凰行动”成果丰硕,2021年全市新增上市公司5家,全市累计共有上市公司70家。

  新动能进一步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成长。新产业动力强劲,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2.6%、21.5%、21.1%、17.8%和14.9%,增速均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平均水平,且分别高于全省同产业平均5.0个、1.5个、4.0个、0.8个和0.9个百分点。新业态持续发展,2021年全市实现网络零售额增长10.8%;居民网络消费增长12.4%。创新投入持续增强,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研发费用388.51亿元,增长28.6%;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达2.8%,与上年持平。创新成效持续显现。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增长38.4%,较上年提升29.6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48.2%,提升3.9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活力不断增强。2021年,全市5591家规上工业民营企业增加值1702.04亿元,比上年增长13.4%,高于全省平均0.1个百分点;增加值占比为65.6%。2021年全市民间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62.3%,比重高于全省平均3.5个百分点。民营在册市场主体63万户,占全部市场主体比重达97.2%,其中私营企业达19.08万户,个体户43.93万户。民营经济创造的税收占全市税收收入的 72%,其中私营企业缴纳税收463.32亿元,增长12.4%。

  2021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43.41亿元,比上年增长2.0%。粮食播种面积连续16年保持全省*一,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26.4万亩,比上年增长0.3%;粮食产量创近八年新高,总产量97.8万吨,增长0.3%;油菜籽产量1.4万吨,增长13.6%。蔬菜及食用菌产量267.4万吨,下降0.5%;盆栽观赏植物销售2.2亿盆,增长43.9%;果用瓜产量17.2万吨,下降9.4%;园林水果产量32.3万吨,下降11.4%。全年猪牛羊禽肉总产量9.0万吨,比上年增长15.3%;水产品总产量16.29万吨,下降2.6%,其中海水产品产量526吨,增长0.6%,淡水产品产量16.2万吨,下降2.6%。年末生猪存栏27.1万头,下降0.6%,全年生猪出栏26.1万头,增长10.1%。

  农业现代化提质增效。高标准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累计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8个、特色农业强镇17个,建成单条产值10亿元以上的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6条。严格保护好115.7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大力实施农业“双强行动”。开展新品种、新机具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技术培训,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达95%以上;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流转率超70%,累计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62家、家庭农场6659家、农民合作社1138家,农业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深入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累计培育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6个,其中“嘉田四季”品牌许可企业(组织)数量达到65家,许可农产品数量418个,销售额达20亿元。加强“三品一标”建设,新增绿色食品63个、地理标志农产品3个,主要食用农产品中“三品”比率达58%。

  美丽乡村建设持续发力。全市累计创建省级高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79个,建成省级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试点村220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全市共建成美丽乡村精品线条,成功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4个、示范镇44个、3A级景区村庄81个、特色精品村140个,3个村入选“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2个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年农家乐休闲农业接待游客3569.7万人次,直接营收33.84亿元。

  农业农村共富基础进一步夯实。“强村富民”行动稳步推进,初步统计2021年全市858个村集体年经常性总收入达50.64亿元,村均590万元;年经营性总收入达19.37亿元,村均225万元;年经常性收入达到150万元且经营性收入达到50万元的行政村占比达到90%。健全低收入农户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机制,全市低收入农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2068元,高于全省平均5577元,居全省首位;比上年增长12.7%, 高出农村居民收入增速3.2 个百分点;全市年家庭人均收入10500元以下实现清零。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21年全市完成农民培训107630人次,其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8260人次,高素质农民1014人次,新培育农创客1114名。

  2021年,全市工业增加值3126.43亿元,比上年增长11.8%;与 2019 年相比,两年平均增长7.8%;占全市生产总值的49.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594.48亿元,比上年增长14.0%,两年平均增长9.4%;其中重工业增加值1673.85亿元,增长16.8%,轻工业增加值920.63亿元,增长9.4%。全市规上工业销售产值13182.73亿元,比上年增长 28.6%,其中出货值2428.16亿元,增长29.8%。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13904.86亿元,增长30.0%,两年平均增长15.0%;利润总额856.66亿元,增长34.5%,两年平均增长18.3%。全市32个行业全部实现盈利,24个行业利润比上年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9.4%,资本保值增值率114.7%,成本费用利润率6.52%。

  2021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6.2%,两年平均增长4.6%。非国有投资增长1.8%,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额比重71.4%。从重点领域看,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交通运输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12.7%、2.5%,民间投资、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分别下降0.1%、0.6%。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3.7%,两年平均增长4.0%;其中住宅投资下降4.2%,两年平均增长4.8%。房屋施工面积5616.22万平方米,下降1.3%;房屋竣工面积620.21万平方米,下降21.3%;商品房销售面积932.31万平方米,下降21.3%。

  2021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75.04亿元,比上年增长8.7%,两年平均增长3.1%。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2104.71亿元,增长8.3%;餐饮收入170.33亿元,增长15.0%。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919.39亿元,增长8.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55.65亿元,增长7.9%。2021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实体交易市场262个,全年成交额2599.31亿元,比上年增长23.2%。

  2021年,嘉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CPI)累计上涨1.6%,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2.0%,服务项目价格上涨0.5%,工业品价格上涨2.8%。2021年,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累计上涨8.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累计上涨19.4%。

  2021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3783.8亿元,比上年增长24%。其中,出口2800.8亿元,增长23.3%;进口983.0亿元,增长26.1%。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361.5亿元、456.7亿元,增长32.5%、33.0%,占全市出口比重48.6%、16.3%。对“一带一路”沿线.73亿元,增长22.6%;进口327.76亿元,增长25.6%。

  全市新批外商投资项目356个,其中投资总额超亿美元项目 73个,居全省*一;实际利用外资30.43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位列全省第三。利用外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12.8亿美元,占全市总额的42.3%;服务业利用外资17.4亿美元,占全市总额的57.2%。高技术产业实际利用外资14.2亿美元,增长59.9%,占比达46.5%。

  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3218.7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03.5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0%和13.4%。其中,入境旅游3.42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5.4%;旅游外汇收入2934.34万美元,增长5.5%。接待国内游客3215.30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501.65亿元,分别增长10.0%和13.5%。

  2021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821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28公里。各种运输方式(不包括铁路,下同)货物周转量410.08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6.6%,其中公路174.86亿吨公里,增长7.3%;全年旅客周转量(营业性车辆)8.09亿人公里,下降1.2%。全年嘉兴港货物吞吐总量12690.80万吨,比上年增长8.3%,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437.87万吨,下降3.0%,集装箱吞吐量222.19万标箱,增长13.6%。

  全市年末机动车总量达193.9万辆,其中汽车169.4万辆,比上年增长6.6%,私人汽车147.3万辆,增长7.2%。

  邮政业务总量113.02亿元,比上年增长24.3%;电信业务总量78.84亿元,增长30.2%。年末固定电线万户,比上年减少0.5万户;移动电线万户,比上年增加8万户,其中3G以上移动电线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207万户,比上年增加11万户。全市快递业务量11.61亿件,比上年增长20.7%。八、金融、证券和保险业202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2060.3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3%;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11700.69亿元,增长11.6%。住户本外币存款余额5351.95亿元,增长10.2%。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2279.56亿元,增长20.8%,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12066.71亿元,增长20.4%。2021年,嘉兴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5家;年末全市境内外上市公司达到70家,总市值9455.38亿元,上市公司数量

  位列全省第四。其中,50家境内上市公司中,在主板的上市公司占全省主板总数的9.2%,位列全省第五;在创业板的上市公司占全省创业板总数的4.4%,位列全省第七;在科创板的上市公司占全省科创板总数的9.4%,位列全省第二。新三板挂牌企业62家,占全省新三板挂牌企业总数的10.2%,位列全省第三。全市保险业保费收入197.35

  亿元,比上年增长3.2%。其中,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69.27亿元,下降0.8%;人身险业务保费收入128.07亿元,增长5.4%。全年赔付支出76.11亿元,增长19.0%。其中,财产险业务赔付45.44亿元,增长14.3%;人身险业务赔付30.66亿元,增长26.5%。九、教育和科学技术20

  年,全市拥有各类学校(含幼儿园)742所,在校生79.56万人。全市共有各类高校10所,在校生11.94万人,其中普通高校4所,在校生5.38万人;普通高中38所,在校生5.52万人;初级中学128所,在校生11.37万人;小学152所,在校学生29.70万人。小学、初中入学率和巩固率均为100%。义务教育中小学专任教师2.58万人,增长 2.3%,专任教师合格率为100%。初中毕业生升高中段各类学校比例达99.41%,高于全省平均0.17个百分点。全市普通本专科、高职招生2.76万人,毕业学生1.74万人。高等自学考试报考人数2.0万人,获得大专以上******人数1339人。全市各类民***学校50所(不含幼儿园),在校学生9.98万人。202

  年,全市专利授权量4.13万件,比上年增长 18.0%,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3818件。全市新认定省创新型领军企业4家,居全省*一;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95家,累计拥有3003家;新认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404家,累计拥有7385家。十、文化、体育和卫生2021年末,全市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8家,文化馆8个,文化站72个,博物馆35个,农村文化礼堂791家。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覆盖率均达100%,乡镇文化站和行政村文化活动室覆盖率均达100%,公共图书馆虚拟网络基本全覆盖。拥有文化艺术表演团体21个,艺术表演场所26个。全市

  家,广播电台6座,电视台6座,全市行政村有线%,广播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均为100%。初步统计,2021年末,全市共有公共体育场地设施18654个,人均公共体育设施面积2.6平方米,城乡居民国民体质合格率保持在94%以上。全市共有公共体育场馆14个,全民健身中心4个、中心村全民健身广场(体育休闲公园)116个、社区多动能运动场142个,建成“运动家”智慧体育社区285个,构筑城乡一体化“10 分钟健身生活圈”。竞技体育实力更加强劲,竞赛成绩不断刷新,实现嘉兴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全运参赛创造历史*优。

  全市共有国家、省级高水平训练基地6所,省阳光体育后备人才基地14所,市级高水平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基地15所,市级体育特色项目学校48所。全年共完成运动员注册9846人,裁判员2159人,共审批二级运动员76人,审核上报一级运动员42人。全市体育彩票年销售额15.49亿元,位列全省第四,比上年增长26.3%。2021

  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788个,各类卫生技术人员44278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7726人,注册护士19271人,医疗床位29871张。平均每千户籍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4.77名,每千户籍人口拥有医院床位8.03张。全年门诊病人4288万人次,住院86.57万人次。全市无偿献血65226人次,献血量

  2139万毫升;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比例达100%。十一、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2021年,

  ,两年平均增长6.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598元,增长9.5%,两年平均增长7.9%。剔除价格因素影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分别增长7.2%和7.8%。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2305元,增长16.3%;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8510元,增长16.5%。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为26.5%和27.3%。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4.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72.4平方米。全市城乡享受*低生活保障家庭1.40万户,比上年减少0.1

  2万户;保障人数2.03万人。全年共发放*低生活保障金1.73亿元,低保标准为920元/人•月,*低月工资标准2070元。全市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348.93万人和427.33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2.4%和0.9%;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160.56万人,增长2.7%。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2021年,全市建设用地供应总量3295.4公顷,比上年下降5.8%。其中,工矿仓储用地879.6公顷,下降18.4%;房地产用地828.8公顷,下降13.6%;基础设施等用地1587公顷,上涨8.7%。

  初步统计,2021年城市污水年排放量3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9.09%,城市污水处理量为2.93亿立方米,增长9.33%,城市污水处理率97.72%,较上年下降0.08个百分点。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市供水普及率100%,城市燃气普及率10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39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达37.22%。

  年末,全市水资源总量为35.83亿立方米,全年平均降水深度为1512.9毫米(折合降水量63.89亿立方米)。全市83个市控断面中,Ⅲ类及以上水质断面占94.0%,比上年(同口径)提高10.9个百分点;IV类水质断面占6.0%,V类水质断面实现清零。2021年,市区城市环境空气PM2.5年平均浓度26微克/立方米(剔除沙尘影响),比上年下降7.1%;日空气质量(AQI)优良天数比例为90.1%,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

  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耗总量(等价值,下同)1830.83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3.2%,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0.7%。其中,八大高耗能行业能耗总量1340.90万吨标准煤,增长13.5%,单位增加值能耗上升3.4%。2021年,全市累计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14起、81人、受伤55人,事故起数和人数均比(与前两年平均数相比值)分别下降29.2%和23.9%。其中,道路运输共发生事故87起、54人、受伤38人,事故起数和人数均比分别下降25.3%和17.6%;工矿商贸企业(包含建筑施工、特种设备、消防)事故共发生26起、22人、受伤17人,事故起数和人数均比分别下降39.5%和44.3%;渔业船舶共发生事故1起、5人。

  [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3]两年平均增速是指以2019年同期数为基数,采用几何平均的方法计算的增速。

  ]固定资产投资2011年以前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口径,2011年及以后为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和房地产投资总额(不含农户投资)。[5]

  电信业务总量按2020年不变价计算。资料来源: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

  医保局;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水产品产量、现代农业园区、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粮食生产功能区、美丽乡村建设、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农家乐、村集体经济、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培训等数据来自市农业农村局;进出口、利用外资、网络零售等数据来自市商务局;公路里程、货物周转量、旅客周转量、港口货物吞吐量等数据来自市交通运输局;汽车拥有量等数据来自市公安局;邮政业务、快递业务量等数据来自市邮政管理局;货币金融数据来自于人民银行嘉兴中心支行;保险业数据来自市银保监局;上市公司数据来自市金融***;教育资源数据来自市教育局;科技成果、专利数据来自市科技局和市场监管局;艺术表演团体、公共图书馆、广播电视、电影、旅游等数据来自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和宣传部;卫生事业数据来自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体育事业、体育彩票等数据来自市体育局;低保、社会服务和救助数据来自市民政局;水资源数据来自市水利局;城市污水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用水和燃气普及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等数据来自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生态建设、环境监测数据来自市生态环境局;各类事故发生起数、人数等数据来自市应急管理局;价格、粮食产量、生猪存出栏、城乡居民收支、人均住房面积等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嘉兴调查队;其它数据均来自市统计局。2021年嘉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pdf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jiaxing.021cf.cn/index.php/post/3675.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嘉兴平湖工业减碳做好加减法 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57%

嘉兴平湖工业减碳做好加减法 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57%

  今年上半年,平湖市独山能源公司产值达95亿元,生产用电支出却为零。公司行政部经理沈奇波解开谜底:余热发电系统将生产中大量余热转化成电能,总发电量4.6亿千瓦时,不仅让占地540亩的厂区自给自足,还上网余电1.6亿千瓦时。   绿色低碳正成为平湖工业企业的新追求。上半年,平湖市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5.7%,企业通过余热、余压、余气发电量同比增长128.6%。“实现能源和工业...

嘉兴首个工业危险废物“点对点”资源化利用试点启动

嘉兴首个工业危险废物“点对点”资源化利用试点启动

  本报讯近日,嘉兴经开区的浙江禾欣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禾欣科技”)工业危险废物“点对点”利用工作方案通过两轮次专家组技术论证并正式启动,该项目成为嘉兴地区首个危险废物“点对点”资源再综合利用的试点项目。   “点对点”资源再综合利用指的是,将特定企业产生的危险废物作为另外一家企业的生产原料进行定向利用。该模式能够解决工业废酸、废盐等危险废物的利用处置难题,大幅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

嘉兴加固工业计算机厂商销售

嘉兴加固工业计算机厂商销售

  嘉兴加固工业计算机厂商销售「启阳科技」[aa7rfss]一般来说,工业平板电脑也是一种工业计算机。可以说,工业平板电脑是由工业计算机组成的,但显示器上增加了工业显示器和触摸屏,因此,工业平板电脑也具有工业计算机的基本特征,与普通工业计算机相比,它还具有以下优点:工业平板电脑体积小,整体设计,安装维护方便。工业平板电脑前面板大部分采用铝镁合金压铸,前面板达到IP65防护等级。坚固耐用,重量...

嘉兴屠甸稳中求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嘉兴屠甸稳中求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12月28日,记者来到嘉兴桐乡市屠甸镇智创园建设工地采访,只见工人们正加紧内部装修和配套设施的施工。作为屠甸镇推动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和工业园区有机更新的重要平台,该镇智创园将于2022年上半年开园,通过大力引进数字经济、新材料、新制造、新时尚等产业领域的优质企业,引领屠甸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抓工业经济,要优存量、扩增量、提质量。一座智创园,寄托了...

省经信厅姚高员厅长来嘉兴开展“开门稳、开门好”调研

省经信厅姚高员厅长来嘉兴开展“开门稳、开门好”调研

  3月4日,省经信厅党组*、厅长姚高员带队来嘉兴调研一季度工业经济“开门稳、开门好”工作。嘉兴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朱苗,嘉兴市政府副市长倪沪平、林万乐等分别陪同调研。   在南湖区、秀洲区和海宁市的工业企业,姚高员厅长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详细了解复工复产、用工招工、经营销售等情况,并鼓励企业进一步加快数字化转型,推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形成头部企业带动中小微企业的新兴产业集...

嘉兴出台八项措施支持工业企业保供复产

嘉兴出台八项措施支持工业企业保供复产

  读嘉 · 文字记者:田野 通讯员:徐露 许梦迪 制图:胡秋月发布时间2022-04-28 09:57:50   备注:本意见执行期暂定为自政策发布之日起到2022年12月底。市其他扶持政策与本意见重合的,按照“就高不重复”原则实施。涉及市级财政支持的,由市、区两级各承担50%,资金由市财政统筹安排到各区,兑现时由各区全额兑现,年终统一清算。各县(市)参照执行。...

嘉兴桐乡工业经济跑出量质齐升“加速度”

嘉兴桐乡工业经济跑出量质齐升“加速度”

  5月24日,记者走进位于嘉兴桐乡经济开发区的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桐乡智慧工厂,只见一台台车架沿着空中轨道有序前行,一辆辆智能物料拣选小车将工人所需物料精准送达……从订单生成、物料配送到制造执行,该智慧工厂已全程实现信息化。   工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该汽车公司的跨越式发展,是2022年以来桐乡工业经济跑出量质齐升“加速度”的一个生动缩影。统计数据显示,1至4月,...

嘉兴工业废物回收厂家电话

嘉兴工业废物回收厂家电话

  嘉兴工业废物回收厂家电线产品销毁中心可对过期食品、不合格食品、超标食品、饮料、化妆品、服装、饰品、家电、家具、电子产品、电脑、 、文件、肉制品、红酒、白酒、机械、水产品、***公用品、奶粉、 汽车零件、葡萄酒、五金器材、、茶叶、礼品、机械设备、鞋子、箱包等进行无害化销毁。   公司2016至2020年业绩五年复合增速达39%,2020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4.8亿,预告2021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