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动力催生嘉兴经济社会发展八大亮点
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嘉兴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实现半年正、全年红。纵观全年,以首位战略、科技创新、扩大开放为动力,催生嘉兴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八大亮点,交出一张高质量发展的高分报表,也将成为推动“十四五”蝶变跃升、跨越发展的“三宝”。
一是首位战略引领力——全面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动力。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聚焦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体制机制协同创新,抓牢项目这个关键抓手,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在城市影响力和号召力得到极大提升的引领带动下,加快实施首位战略,“四大会战”打出声势、首战告捷。功能提升,“轨道上的嘉兴”加速推进,枢纽功能加快形成。设施完善,“九水连心”全面启动,高铁新城加快推进,南湖甪里未来社区开工建设。资源共享,进一步打通人、物、资金、信息流通机制,加快推进协调共享发展。生态共建,完善生态环境共保联治体制机制,水、气、废治理水平全面提升。同时,举全市之力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嘉善片区呈现领跑态势,引领作用进一步突显。
二是科技创新驱动力——深化创新驱动、结构优化的动力。以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开路先锋的使命担当,实施科技、人才两大新政,加大创新投入,加强载体引入,加快人才导入,强力推进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强化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同频共振,激活创新驱动的新引擎,点燃产业升级的推动器,既提供优质产品,更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给,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创新投入,创新企业数量加速增长,研发活动、研发机构覆盖率不断突破,R&D占比保持全省第二。载体引入,深化院地合作共建创新载体,首创“科创湖区”发展模式,一批高端创新载体纷纷落户。人才导入,加快建设充满活力的“青创之城”,深入实施硕博倍增计划、大学生“550”引才计划,各类聚才载体功能不断彰显。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增速全省领先,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不断提高,中高端人才流入率全国前列。
三是扩大开放的带动力——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扩大开放的动力。站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坚定不移推动经济全球化,找准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的目标定位,以融通、联通、畅通为导向,持续扩大开放,进而带动营商环境和城市竞争力的全面提升。标准融通,对标国际,以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测评为标准,深化政府数字化转型和“*多跑一次”改革,引进国际学校、国际医院,全力构建营商环境“北斗七星”格局。市场联通,以国家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自贸区联动创新区、综合保税区建设为抓手,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努力成为联通“双循环”的黄金链接点。循环畅通,强化产业链供应链风险防控,全面加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航空联运中心取得突破,三大枢纽建设加快推进,多式联运效率显著提升。更高水平的开放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以首位战略、科技创新、扩大开放为动力,催生嘉兴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八大亮点:
一是经济增长走在前列,综合实力加速提升。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5500亿元,增长3.5%,增速排名全省第三,为“十三五”以来*好位次。全市财政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所属5个县(市)全部突破100亿元,总量列全省第三,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列全省第四。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0亿元,列全省第三。
二是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产业结构加速优化。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时尚产业、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均列全省*一,高新技术产业、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人工智能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列全省第二、第三和第四。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五成,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崛起,规上高技术、科技、数字经济服务业营收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三是科创资源不断引入,各类人才加速集聚。R&D占比预计超过3.1%,保持全省第二。联合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实施“深根计划”,新引进建设南湖实验室、中电科南湖研究院,落户全国首个“科创中国”创新基地,嘉善县获批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新引进博士983名、硕士4603名、大学生10.9万名。省级引才计划建议入选数、海外工程师入选数列全省*一,省领军型团队入选数列全省第二。
四是百亿项目纷至沓来,重大工程加速落地。新招引签约百亿级重大产业项目17个,累计开工21个;引进总投资超亿美元产业项目59个,列全省*一;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21个。实际利用外资26.5亿美元,保持全省第二。省市县长工程落地率、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执行情况走在全省前列,新开工项目入库数增长33.2%,入库总投资增长13.1%。
五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枢纽功能加速形成。老火车站改造、有轨电车、快速路全速推进,杭海城际、杭平申线浙江段等基本建成,浙北集装箱运输通道、苏台高速(嘉兴段)启动建设,通苏嘉甬、沪平盐和军民合用机场等取得重大进展。枢纽嘉兴攻坚项目完成投资224.1亿元。
六是金融发展再上台阶,服务能力加速提高。全市各项贷款余额、存款余额双破万亿。制造业贷款占各类贷款余额比重、小微企业贷款占全部企业贷款余额比重、外贸企业支持率均居全省*一。全市不良贷款率0.46%,全省*优。新增上市公司11家,上市公司市值突破6000亿元。
七是农民收入保持*高,城乡发展加速融合。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17年居全省首位,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61:1,城乡差距全省*小。全省率先实现100%村经常性收入超过100万元。7个县(市、区)全部列入“中国城乡统筹百佳县市”。
八是绿色发展更加亮眼,生态环境加速改善。全市地表水国控断面三类及以上水体比例、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实现“双百”分。全市域大气环境质量首次跨入达标城市行列。成为全省首个垃圾“零填埋”、总量“零增长”地市。“浙北粮仓”地位稳固,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双双保持全省首位,以不到全省1/10的耕地,贡献了1/6的粮食。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