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西塘桥街道)“三项创收”推动村级集体经济迅速壮大
本网讯(本网综合)近年来,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渠道,使村级经常性收入不断增加。2017年,11个行政村(社区)经常性收入达到897.81万元,比上年增长37.43%,其中经营性收入565.76万元,比上年增长57.76%。首次实现村村经常性收入超50万元。
该区(街道)是我县经济发展的大平台,随着平台建设的加快推进,村(社区)原先用于出租的一些集体房屋被拆除,为弥补由此带来的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减少。2012年8月,该区(街道)研究出台扶持村级集体经济的政策,即2012年至2017年,将海港花苑、港湾花苑周边2700余平方米商铺分配给11个村(社区),租金归各村(社区)所有。对西塘桥集镇和场前集镇上的13000余平方米,原由区(街道)出租的公房,分配给开发区规划区外的5个村(社区)管理,收取租金。今年是享受这一扶持政策的*后一年,11个行政村(社区)凭这项扶持政策,共创收216万元。
退散进集是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该区(街道)抓住这一机遇,规划建设一个占地423亩的新经济产业园。为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在新经济产业园内规划45.5亩土地,由11个行政村(社区)自筹资金,抱团投资建设用于出租的标准厂房4.2万平方米。该项目建成后,该区(街道)又利用招商资源,推出标准厂房招租。今年,4.2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都已全部出租。全年,共创收厂房租金324.79万元。
为优化土地流转服务,开发区规划区外的5个村(社区)都建立了土地流转合作社,为土地承包大户与土地流转农户提供服务。同时,为了使流转土地的排灌等农业设施更加完备,由村(社区)投入资金,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向土地承包大户收取一定比例的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经费。今年,该区(街道)流转土地1333亩,共创收农业设施投入经费24.72万元。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