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嘉兴的回忆杀曾经的嘉兴“五大厂”之一嘉冶即将“重生”
昨天,记者从嘉城集团了解到,作为中心城市品质提升的重要部分,嘉冶园区的腾退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目前我们正在进行全面的排查摸底,为企业建立信息库,逐户******开展腾退搬迁动员工作,力争于2019年12月底之前完成全部企业的腾退工作。
作为曾经的嘉兴“五大厂”之一,当时的嘉兴冶金机械厂是冶金部的直属企业,是浙北地区*大的机械厂,也是搞机械的人眼中的“黄埔军校”。
“我那时候能进冶金厂是很让人羡慕的。”单金龙是嘉城建设嘉冶园区的项目负责人,也是冶金厂的老员工,对于嘉冶园区的情况,他再清楚不过。“我是1980年9月进厂的,做炼钢工,那时候觉得这里就像是一个小社会一样,有学校,有食堂,有浴室,一应俱全。”
这样的美好时光,从上世纪90年代起改变,厂子开始走下坡路,直至*后的破产重组。
2005年12月1日,是单金龙如今依然清晰记得的日子。那一天,嘉兴冶金机械厂因资不抵债,宣布破产,被民营企业浙江嘉冶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收购重组。而他,也从原先的办公室主任成了改制领导小组秘书长。
“这里大大小小140多家企业,都是我们一家家招来的,很熟悉。”单金龙十分感慨。冶金机械厂破产重组,厂子里的员工等待被安置,他们到处奔走,从各个方面入手寻找机遇。几个月后,一块崭新的牌子——“嘉冶机械创业中心”重新挂在厂门口,让曾经的老员工重新找到了就业机会。“创业中心的建立,引进了很多机械类及其配套企业,让很多员工松了一口气,毕竟有了工作,生活才能稳步向好。”
但在欣欣向荣的局面中,单金龙也有着隐隐的担忧:这些建造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厂房,漏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尽管经过了多次翻修,但终究是撑不久的。
走在嘉冶园区里,道路已经坑坑洼洼,路两旁的厂房,有的外墙面已经剥落,露出里面的砖体,锈迹斑斑的楼梯更是显示出了这里的年代感。
2013年,冶金厂地块开始征收;2015年1月1日,嘉城集团正式入驻管理。这几年,这里的企业租赁合同一年一签,且申明了腾退工作的相关事宜。
“城市要发展,企业还是要支持的。”在上海电机集团梅山电机有限公司嘉兴分公司的车间里,副总经理郑夫龙如是说,现在他们正在积极寻找合适的场地。
2006年,因为场地原因,该公司搬到了嘉兴,一晃已经13年。“我们刚来的时候,这里都是泥地,窗架子都没有,但它背后的价值不言而喻,这里层高10米以上、跨度18米以上的厂房几乎是嘉兴仅有的。”郑夫龙他们的车间是原来的炼钢厂,墙上贴的生产标语和墙角的锈钢筋,依稀还能让人找到当时的影子。
在厂房的一个顶上,铺着很大的绿网,这是为了防止顶上的粉刷物掉下来而设置的,尽管当年入驻的时候已经进行了全面翻修,后来的整修也经常会做,但老旧的房子还是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的确,嘉冶园区里房子墙体渗水、基础设施老化、道路年久失修等问题早已暴露了出来,“低小散”企业众多,存在不少安全隐患,去年还被列入了嘉兴市安全隐患整改单位。
“现在厂里有20个员工,都是以前冶金厂改制留下来的,年纪都不小了。”游锡坤是嘉冶成套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曾经是冶金厂的工程师。这几年形势不太好,他也有些迷惘。
单金龙告诉记者,这里的企业,有相对较大的,也有类似家庭作坊的,不少企业产能较低,“这里确实太老了,变压器都用了40多年了,还没有污水管网,这样的基础配套确实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了。”
曾经单金龙还有些纠结,但想到这里已跟时代发展严重脱节,便觉得应该去改变,也跟曾经那时一样,毅然加入了唤起嘉冶“新生”的行列。
据介绍,3月5日下午,嘉冶园区现场工作部署会议已经召开,目前正在进行排摸动员。
沉睡着的嘉冶,重生已然看得见摸得着。这里腾退后,并不是拆除,而是进行建筑保护,这里的原始风貌本身就是一种财富和见证,值得期待。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