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嘉兴厂房土地出租出售 > 正文内容

助力嘉兴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典范城市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拿出嘉职高校的“担当”

  8大工程、30项举措、80个项目。近日,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为全力服务嘉兴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典范城市,发布一系列重要举措。

  “共同富裕根本靠发展,关键靠统筹,基础在教育。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为紧密的类型教育,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大有可为。”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方俊良表示,嘉职院要肩负起红船旁公办高职院校的政治担当和时代责任,赓续红色血脉,发挥职教优势。

  一、实施新时代“红船工匠”培养工程,为服务建设共同富裕典范城市保障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供给

  做大做强职业专科教育“基本盘”。坚持改革创新与内涵建设并举,走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深度对接的路子。聚焦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不断升级,充分挖掘办学潜能,扩大招生规模,大力提升办学实力,加大高层次师资引进,加大专业内涵建设,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深化“岗课赛证”综合育人。适应区域经济开放度高、外向度高的发展特点,积极探索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大力培养国际化专业人才。深入推进“五匠固本”“四径培元”“三维强基”的教育教学体系建设,普及“互联网+”融合应用,赋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着力增强职业教育适应***。

  打通职业本科教育“全链条”。加强与本科院校合作办学,在3+2、五年一贯制专业上先行先试,引领带动各中职学校一体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打破技能人才学历“天花板”,顺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对技能人才需求层次和类型的变革需要,积极探索长学制高等职业教育,有计划分批次申办本科层次专业,开展职业本科教育。集聚优质教学资源,在师资配置、实训设施、课程开发、教学体系建设等方面系统谋划、全面发力。

  构建市域一体化职业教育“新格局”。以海盐学院为样板,在各县市探索建立分校区和特色学院,形成“1+N”中高职一体化分布式办学新格局,打造以“中职为基础、高职为骨干、嘉职院为龙头”的区域高水平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汇聚职业教育合力,实现市域一体化、分布式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新模式。

  二、实施“专业迭代升级”工程,为服务建设共同富裕典范城市注入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打造“工业互联网”“时尚设计”2个“标杆”专业群。以国家级骨干专业、省“双高”专业、省特色专业——“软件技术”“服装与服饰设计”为核心,打造两个全国领先的高水平“标杆”专业群。服务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和“万亿”时尚产业,满足我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重大需求,助力嘉兴打造“世界级现代纺织产业集群”。

  建强“智能制造”“现代农业”2个“重点”专业群。建强智能制造专业群,服务嘉兴“长三角核心区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落实嘉兴新制造“555”行动计划,助推嘉兴五大制造产业集群发展;发挥“涉农人才”培养积淀优势,紧贴“三农”发展新要求,做强现代农业专业群,服务嘉兴开拓农业现代化新路径,打造现代都市型农业“硅谷”。

  做精 “城市建设”“现代商贸”“文化旅游”3个“优势”专业群。做精城市建设专业群,赋能嘉兴“三城一地”城市发展,服务“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做精现代商贸专业群,服务浙江打造国家现代商贸示范区,面向嘉兴千亿级外贸产业,围绕跨境电商等岗位群,做强电商直播学院,为农村电商人才提供高薪就业机会;做精文化与旅游专业群,充分挖掘嘉兴丰富红色文化和江南水乡生态文化资源,服务“美丽乡村”旅游产业。

  补强“航空轨道”“网络空间安全”“生命健康”3个“紧缺”专业群。加快培育航空轨道专业群,服务嘉兴打造“长三角航空联运中心”和“轨道上的嘉兴”;助力数字化改革,加快培育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群,服务嘉兴擦亮“互联网+”高地金名片。加快培育生命健康专业群,落实“健康嘉兴”行动计划,培养生物医药、健康管理等市场紧缺人才,为实现“健康在嘉”“颐养在嘉”目标提供高素质人才支撑。

  三、实施“提质培优”工程,为服务建设共同富裕典范城市打造高水平产教融合“生态圈”

  汇聚多方合力构建“战略共同体”。充分发挥集团化办学优势,探索建立“资产纽带”实体化运作机制,加强区域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中高本纵向贯通培养的政策研制、实践创新与理论研究,擦亮全国示范***职业教育集团“金名片”。联合青浦、吴江、嘉善三地职业院校、行业企业, 牵头组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产教融合“大联盟”,建成服务示范区产业高端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深化校地、校企、校政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合作,定向培养紧缺人才,制定地方行业标准,打造全域多层产教融合发展“新生态”。

  创新协同模式构建“育人共同体”。深化“五个一批”建设,调整教育资源,优化发展机制,建设一批“资产纽带”产教融合基地。以行业标准为统领,加快推进要素资源的集聚利用,全面推进教学、课程、岗位等标准建设,建成“多元融合”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强化与行业企业“四新”技术对接,推进产教融合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深化现代学徒制,推行1+X证书制度试点,汇集多方资源,全面推进校企双元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材编制、“双师”建设等方面深度合作。

  推进混合所有构建“命运共同体”。创新产教融合方式,按照“多元化投入、专业化办学、企业化管理”建设思路,大力推进与产业园区、开发区、龙头企业合作,建设一批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完善产业学院多元治理结构,构建理事会领导下院长负责制的产业学院管理体制,形******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合作机制,探索形成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建设的“嘉兴模式”。

  四、实施“乡村赋能”工程,为服务建设共同富裕典范城市夯实均衡富庶发展的富裕基石

  发挥“一校两院”平台优势。充分发挥首批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优势,牵头成立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联盟。依托“嘉兴农民学院”,打造“学历+技能+创业”模式,联合培养高端化、本土化、精英化“新农人”。依托“嘉兴乡村振兴学院”和农业农村部、浙江省“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实用人才、基层农技人员、农村青年后备干部等系列教育与培训。

  创新“服务三农”新机制。完善服务机制,整合优质资源,组建专家团队,精准对接各镇、各村、各项目,全面实施优质、高效的“服务三农”行动。细化服务清单,紧扣农村基层实用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农村实用技术研发与推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等重点领域,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提升农村社区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旅游、园林技术专业优势,围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探索文旅跨界融合,实施“一村一品”工程。实施“社区教育进农村文化礼堂”三年行动计划,开展红船精神进社区、优秀文化传承等学习活动,促进乡村文明建设。

  开拓职教帮扶新路径。升级职教帮扶2.0,进一步深化“红船领航 职教帮扶”工程,实施“结一校、联一村、带一批”的“三一”行动计划,着力在“智力帮扶”“教育帮扶”“科技帮扶”“消费帮扶”上下功夫,加强与对口乡村、地区的教育结对、公益培训、技术指导等服务,开拓农民增收、共同富裕的职教帮扶新路子。

  五、实施“职业技能增值”工程,为服务建设共同富裕典范城市搭建就业创业培训“立交桥”

  创新“1+9+N”职业培训组织架构。努力提高职业培训与地方产业发展的契合度,加强顶层设计,构建“三级”培训网络,创新“1+9+N”组织架构,不断强化绩效导向,优化资源配置,整合多方资源,开拓培训渠道,着力提升职业技能培训能级。

  升级高端技术技能职业培训平台。进一步升级做强“嘉兴市公共实训中心”,紧扣嘉兴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和重要企业紧缺岗位需求,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大力开展“数字农业”“网络安全”“跨境电商”等职业教育和高端技术技能培训,扩大以证带训鉴定规模。

  打造全民终身职业教育体系。建好“嘉兴学分银行”,引导在校学生和社会学习者存储、积累学习成果和技能财富。抓好开放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建强“四级网络”体系,全面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办好“退役军人学院”,服务退役军人职业发展,整体提升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能力。做强“嘉兴体育学院”,为服务嘉兴打造“健康中国”样板地提供有力支撑。

  打造软件技术研发推广两大平台。与大院名所、高端企业共同成立“嘉兴工业互联网产教联盟”,以联盟制方式共建“人工智能应用技术研究院”,助推嘉兴市行业企业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水平迭代升级。建强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和网络安全重点实验室,“四方协同”合作建设产教融合面向实战的“双中心”,推进工控安全标准制定、安全检测、安全技术攻关和安全防护环境评价等工作,升级嘉兴市工业互联网安全重点实验室为省级创新平台。

  建好服装与服饰设计两大研究院。共建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纺织服装(丝绸)行业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促进中外纺织服装(丝绸)行业民心相通、民间友好,服务推动“一带一路”国家纺织服装(丝绸)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助力中国与相关国家的政治互信和经贸合作。升级嘉兴市毛衫产业研究院为省级创新平台,建成毛衫产业高质量发展智库,进一步推动嘉兴特色产业发展,辐射带动长三角地区毛衫时尚产业发展。

  共建智能制造“两院一中心”。与陕西空天动力研究院、商飞集团、斯泰纳航空等名院大所和龙头骨干企业合作共建航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制造技术研究院、无人机应用技术研究院、智能制造技术创新中心,打造智能制造“产、学、研、训、创”联合体,大力推动航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制造技术研究院成为省级创新平台。

  建强现代农业、建筑技术两大创新平台。围绕乡村振兴和农业产业化升级的主题,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为目标,升级嘉兴市现代农业研究院。组建“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研究院”,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与集成开发,推进设计、制造、运输、装配全过程一体化建筑信息系统(BIM技术)应用研究,为健全嘉兴市装配式建筑实施细则和制定行业企业技术标准体系提供支撑。

  构建“众创空间”和“飞地创业园”。聚焦嘉兴五大特色产业链,发挥学校八大技术研发推广平台优势,建设集“平台-研发-双创-服务”为一体的“众创空间”和“飞地创业园”,开展科研育人创新,在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更关键环节上深入推进 “专创融合”。

  七、实施“红色文化沁润”工程,为服务建设共同富裕典范城市凝聚新时代精神文明力量

  开展红色文化“跃升行动”。充分挖掘嘉兴红色文化资源,以“嘉兴市红船精神教育实践中心”为平台,打造“1+X+C”的教育实践体系和体验课堂;开发30个校外红色实践基地,设计“四史教育”6条研学线路,助力开发一批红色景点,让广大青少年在“行走课堂”中浸润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创新“红船铸魂”育人模式。聚焦红船精神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创新“红船铸魂”育人理念,以“首创、奋斗、奉献”时代价值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多元协同”整合红色基地和师资力量开展红色教育,学校课堂、企业课堂、社会课堂“三课融入”拓宽育人路径,形成“价值引领、多元协同、三课融入”的红船精神育人模式,实现建党圣地红色文化资源在育人领域中的创新应用。

  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充分利用南湖革命纪念馆、红船精神教育实践中心等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开展红船精神文化研究,开发红色文化系列教材和校外教育基地,开设红船精神云端精品课堂和研习游学园地,建成全国青少年红色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增强红色文化传播辐射力,支持我市打造红色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八、实施“政治领航”工程,为服务建设共同富裕典范城市党建高地打造高校“典型样板”

  红船引领增强政治领导力。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中央和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在学校坚决贯彻落实。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重要作用。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抓“关键少数”和管“*大多数”相结合,落实政治建设专题会议制度,着力提高“政治三力”。

  铸魂固本提升思想引领力。全力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完善校院两级中心组、教职工理论学习制度。压紧压实意识形态主体责任,严格对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监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做强融媒体中心,不断增强学校宣传思想的传播力、影响力。

  筑垒强基夯实组织战斗力。深入推进“抓院促系、整校建强”铸魂行动,持续开展“七讲七比、争先攀高”系列活动。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落实党组织书记述党建、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制度。推进“主题党日”和“三会一课”有机融合,强化党员党***教育和日常监管,抓好党员发展工作。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注重加强典型经验和品牌宣传推广,形成一批党建工作案例,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锻造高职铁军激发拼搏力。建立健全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的干部教育培养体系和知事识人体系,着力提******部“六种能力”,加大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和培养力度,拓宽干部晋升渠道,完善考核体系,激发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拼搏力。全面深化作风建设,坚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着力锻造“唯实惟先、善作善成”堪当学校现代化建设重任的干部教师团队。

  建设清廉嘉职强化保障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和完善“四责协同”机制,推动管党治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落地落实。全面加强政治监督,推动重大决策部署一贯到底、全面见效。净化校园政治生态,持续纠治“四风”,强化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纵深推进“清廉嘉职”建设,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jiaxing.021cf.cn/index.php/post/2084.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浙江各城市富裕排行榜:南北差距明显温州、嘉兴让人意外

浙江各城市富裕排行榜:南北差距明显温州、嘉兴让人意外

  浙江是我国经济较为领先的省份,不仅GDP总量位居各大省份四强,人均可支配收入更是常年位居各省首位。很多人来到浙江,都会感叹农村并不比城市差。所以在浙江,有些农村的户口,比城市还要值钱。浙江城乡差距非常小,被誉为民富大省。浙江面积约为10万平方公里,下辖11个城市,那么大家知道浙江这些城市的富裕情况吗?今天,我们来聊一下浙江各大城市的富裕排行!   由上图,我们发现,全体居民收...

浙江嘉兴市的知名度高吗?说说你对它的了解?它的经济有多发达?

浙江嘉兴市的知名度高吗?说说你对它的了解?它的经济有多发达?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我在嘉兴工作过几个月!但由于工作情况,说起来也没怎么好好逛过!所以说也谈不上对它的了解……我的个人感觉它是以工业为主!当然我当时就在工业区那上班!就像苏州一开始发展一样!它真正的商业区并不算很大!如果说去那游玩!大多数人感觉没多大意思……而那外地人较多!基本上打工者较多!而它又紧靠上海!坐火...

数字经济正成为嘉兴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数字经济正成为嘉兴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记者11月26日从嘉兴市经信局获悉,今年1至10月,嘉兴规上数字经济制造业实现增加值397.57亿元,同比增长25.3%,总量居浙江第三,增速居浙江第五。数字经济正成为嘉兴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在嘉兴福瑞泰克乌镇工厂,一条全自动化柔***组装生产线上,一分钟就能下线一台毫米波汽车角雷达。福瑞泰克是全球领先的汽车智能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服务商。深耕乌镇5年,目前福瑞泰克新智能制造工厂...

“嘉兴夜经济大数据”发布

“嘉兴夜经济大数据”发布

  今年上半年,嘉兴*爱深夜叫外卖的一个资深“吃货”下单量有74单,总共消费了11069元;嘉兴夜宵订单位居全省第五,同比增长42%……近日,口碑、饿了么发布的“嘉兴夜经济大数据”(夜经济的时间为21点至次日凌晨4点)显示:在嘉兴,市民夜间消费的热情越来越旺,洗浴桑拿、SPA美容、桌球、羽毛球等各类活动都能在这座城市找到自己的拥趸。   当然,丰富的*********选择并没有降低“吃遍嘉兴...

嘉兴市数字经济发展综合评价结果名列全省第二

嘉兴市数字经济发展综合评价结果名列全省第二

  近日,浙江省公布了《2021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报告》,报告评价结果显示,全省11个设区市中嘉兴市总指数得分为88.7,排名较上年提高1位,居全省第二,仅次于杭州。全省90个县(市、区)嘉兴有2个县(市、区)进入综合评价排名前十位,分别是:南湖区排名第七,秀洲区排名第十,其中,南湖区较上年提高2位,秀洲区进步较大,比上年提高15个位次。   从11个设区市细分指标看,嘉...

嘉兴数字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居浙江省前列

嘉兴数字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居浙江省前列

  数字经济正成为嘉兴经济*鲜明特征。12月30日,记者从嘉兴市经济与信息化局获悉,《2021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报告》刚刚公布。根据报告,2020年度嘉兴数字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总指数首次超过宁波,居浙江省第二。同时,嘉兴南湖、秀洲跻身浙江省县(市、区)数字经济综合评价TOP10,分列第7位和第10位;南湖区较上年提高2位,秀洲区则提高了15个位次。   无论是手机上网还是电...

浙江省嘉兴市临近上海

浙江省嘉兴市临近上海

  浙江省嘉兴市临近上海,没有发达的畜牧业,却造就了“皮革之都”―海宁,拥有全国*大的羊毛衫市场―桐乡;嘉兴市没有茂密的森林,却成就了木业大县―嘉善;棉花和化纤资源并不丰富,却涌现了服装大县―平湖市。嘉兴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展了生产资料和销售市场“两头在外”的产业,崛起了一批在省内外乃至国内外都有一定知名度和竞争优势的区域规模经济和特色产业,诞生了这种被经济界称作“零资源经济”的现象。据此完...

东部发达地区落后生产能力的淘汰_以浙江嘉兴为例

东部发达地区落后生产能力的淘汰_以浙江嘉兴为例

  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重要内容,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是经济 增长的一个本质要求, 是实现 “集约增长效应” 的前提, 也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工业化过程的现象表现为主导产业 不断更替, 工业化过程的实质表现为产业 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国际经验表明, 产业 结构调整与升级已成为各国和地区工业 化阶段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主题。 淘汰落后 “落后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