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嘉兴氢能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今日举行六大批次项目签约入驻嘉兴港区
7月23日,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嘉兴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1嘉兴氢能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嘉兴隆重召开。百位氢能领域专家学者、政府主管部门领导、示范应用企业负责人及相关产业代表,围绕着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构建地区氢能产业生态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实施路径等热点问题展开探讨和交流。
本次论坛上,嘉兴港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冯中海代表港区作氢能产业推介。他提到,今年的4月29日,嘉兴市政府对外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氢能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要在嘉兴港区规划建设长三角(嘉兴)氢能产业园,打造总部经济,形成产业集聚,在长三角地区形成示范引领。
冯中海表示,之所以在港区大力发展氢能产业,是因为其作为嘉兴市重点氢能产业发展的主平台,具有天然的优势:
港区拥有相对完整的氢能上下游产业链。从制氢、储氢、运氢到加氢、用氢,港区已落户多家知名氢能企业。港区拥有多元化的氢能应用场景。港区地理位置优越,是长三角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嘉兴海河联运的*一站。
港区以立足嘉兴,面向长三角为目标,将全区打造长三角(嘉兴)氢能产业示范先行区,高标准谋划氢能产业发展。包括一个产业园、一个配套政策、一个运行平台、一个基金、两个中心。
根据《关于加快推动氢能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至2025年,嘉兴将至少2500辆氢能燃料车辆投入市场,这为落户的项目提供可观的应用场景。港区将围绕氢燃料电池的上下游产业链,重点围绕“八大零部件”关键企业招引落地,培育一批氢能产业装备配套领域的企业;同时孵化一批质子交换膜、催化剂、碳纸等企业,相信随着越来越多产业链项目的落户投产,港区氢能产业定能在长三角形成高地。
在推介环节之后,论坛迎来嘉兴港区氢能产业项目云启动和项目签约仪式。包括氢能科研、年20万吨二氧化碳捕集与综合利用绿色减排、氢能产业链、氢能应用和产业基金、绿色贷款综合授信、氢能源汽车等六大批次、不同类别的项目签约入驻,涵盖大型国有机构、研究院、高等院校、国内外知名能源公司、国有银行、汽车等不同机构。
目前,位于嘉兴港区的长三角(嘉兴)氢能产业园已经在规划设计中,规划面积1.4平方公里,其中首期启动220亩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氢能科技园。希望通过集聚氢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增强氢能产业链、绿色生态链,打造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面向未来的创新型高能级产业生态园。随着园区建设的完善和企业机构的相继入驻,相信未来就有一批氢燃料电池、储氢设备企业投产,嘉兴的氢能产业集群之路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主旨演讲环节,来自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全国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专家学者,以及国内外知名企业代表,就上述问题开诚布公,进行了科学而详细的论述,积极为嘉兴氢能产业发展支招赋能。
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动汽车之父”陈清泉以“四网四流融合”的理念为指导,指出氢能与“四网四流”融合对于助力碳中和,以及助推第四、五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意义。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费维扬也肯定了创新对“双碳”的推动作用。他表示,创新将成为节能减排的主要动力。嘉兴氢能产业发展,打造完整产业链,包括智能产业园区的建设,为高效节能减排和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
全国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马林聪介绍了国内外氢能标准化现状与趋势。他指出,由于商业价值巨大,目前氢能国内应用主要集中在交通领域,尤其是汽车行业。除了能源方面,氢能在其他领域也有不小的潜力,也为嘉兴氢能产业民用化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针对氢能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上海大学理学院院长、可持续能源研究院院长张久俊详细介绍了车用氢能燃料电池现状、挑战和前景。
7月23日下午,高峰论坛分为两大分论坛——氢能分论坛和碳达峰碳中和分论坛,分别围绕着“中国氢能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氢能助力碳中和愿景下的能源转型”、“碳中和的机遇和挑战”、“氢能产业发展实践”以及 “双碳背景下的嘉兴思考”等十大议题展开探讨。
台风“烟花”即将登陆,浙江交通集团旗下交通资源公司沥青科技分公司湖州沥青库积极开展防汛抗台各项准备工作。
本报讯(记者姜小毛通讯员余伟)7月23日,记者从江西省宜春市科技局获悉,由宜春钽铌矿有限公司、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江西电信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大型钽铌智能矿山关键性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科技...
连日来,河南郑州等地遭遇特大强暴雨袭击,给当地百姓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各地纷纷驰援受灾地区,加入到抗洪救灾的行动中。为送去对灾区人民的关心,让大家早日度过...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六铺炕北小街甲2号《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邮编:100120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