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职教升级对接产业服务经济
难道这只是一个巧合?嘉兴市教育局局长冯家俊一语道破玄机:“服务产业需求是职业教育的目标所在。在对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嘉兴着力推进‘两个统筹’,即统筹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和招生工作,树立全市职业教育对接产业、服务经济‘一盘棋’的思想,重点培育专门化特色学校和特色专业,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其实,中职园区里的变革还仅仅是一个开端。今年10月,《嘉兴市职业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出台,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新一轮战略升级,不仅在嘉兴市本级重拳推出,还将在其下辖的5个县市全面开花。
如果说总体规划是“战略书”,那么,其中的《嘉兴市产业布局与职业教育重点发展专业布点表》,则堪称是一份详尽的“战术图”——市本级中职学校要大力扶持与产业相匹配的机电类、商贸类、建筑类高技能人才基地建设;嘉善县围绕精密机械、电子信息、光伏能源产业,重点发展机电技术应用、电子信息技术等主干专业;海宁市着力推进皮革、家纺、经编和太阳能四大支柱产业对应的特色专业……不同区域的特色产业,成为指引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的明灯。
海宁经编产业园是全国*大的经编生产加工销售基地,拥有入园企业430家,年产值近百亿元,约占全国行业总量的20%。随着产业对经编技术人才需求的增长,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紧密对接区域经济需要,开设了嘉兴市首个经编专业,为经编园区和企业源源不断地输送了大量技能型人才。
“大市之内错位发展、县市之内不重复”,本着这一原则,嘉兴市全日制职业学校由*初的37所调整为目前的24所,校均规模增加到近2500人;撤销不合理专业布点数66个,新增贴近区域经济的主体专业、特色专业和新兴专业布点数20个,大刀阔斧的改革让嘉兴的职业学校面貌一新。
“曾几何时,职业学校专业设置雷同、重复建设、恶性竞争,是嘉兴职业教育发展的‘致命伤’。”嘉兴市教育局副局长朱军一说,自从实施“两个统筹”,学校布局合理了,专业特色清晰了,与此同时,该市大力推动全市范围内职业学校生源流动,努力打破县市招生壁垒,困扰多年的招生难题也迎刃而解。
“跨区域招生机制建立后,我们就可以扩大招生范围,既避免生源过度集中带来的就业不畅问题,又能立足大市服务区域经济对汽修技能型人才的要求,真可谓一举两得。”嘉兴市交通学校副校长吴晓斌深有感触地说,学校跨区域招生的数量现已超过40%。
*新数据显示,目前嘉兴市中职学校跨区域招生比例达20%以上,一些专门化优质特色学校里甚至有2/3的学生来自外地。招生壁垒打破后,*受益的是学生。
如今,嘉兴市重点建设的15所中等职业学校全部为省级以上重点职业学校,其中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有13所,近九成中职学生能享受到优质的职教资源。在海宁市卫校就读的海盐籍学生小王高兴地说:“以前我们只能上本县的职业学校,现在我们选择的机会可多了。全市哪所职业学校好,哪个专业强,我们都可以自由选择。”(记者 刘琴 通讯员 钟长明)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东莞外来工群像:每天坐9小时 经常...66833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