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以產業興旺譜寫共同富裕新篇章
7月21日上午,在嘉興桐鄉市石門鎮東池村,養蠶大戶倪根強樂呵呵地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他說,自從村裡開始啟動“產業組合抱團”發展模式以來,企業、合作社向農戶收購品質達標的蠶絲,自己的收益有了保障,同時張種增收可達320元左右,這大大提升了他的養蠶積極性。
“我們希望,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通過振興傳統農業產業,以產業抱團的形式把更多小農戶連接到一張龐大的產業鏈網絡中來。”桐鄉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桐鄉,“企業+合作社+農戶”形式達成產業抱團發展助推產業興旺,還不僅存在於蠶桑產業,大米、茭白、杭白菊,這幾年傳統農產品通過創新利益聯結機制,以抱團發展的形式不斷壯大,吹響了一曲強村富民的“主題曲”。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連續實施5輪村級集體經濟壯大工程,桐鄉已建成市級抱團項目2個,全市村級集體經濟總收入12.8億元,村均達728.9萬元﹔村均經營性收入達166萬元。2020年,桐鄉還主導推出低收入農戶“奔富十法”,全市低收入農戶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0529元,絕對值列嘉興*一。
共同富裕,是一個全民話題。產業興旺,是鄉村全面振興的根基。無獨有偶,這兩年,嘉興海寧市同樣以產業興旺為核心,通過統籌推進農村實用人才培育工程,突出“生產經營型”“專業技能型”“能工巧匠型”人才培養,不斷提升農業從業人員和農村居民綜合素質,為農民增收致富找准了人才這把“金鑰匙”。
日前,海寧鄉村振興學院新一期農村電子商務人才培訓班開班,來自鹽官鎮郭溪社區的電商從業者張梟早早地靜候著培訓班的開始。“這次培訓不僅培養了一批優秀的園藝主播,還為海寧直播電商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學院資深講師金正華表示,“學院不僅為農村的參訓學員免費授課,還涵蓋了直播系統操作、營銷技巧等內容,請到的專家都是行業內的佼佼者,名額一下子就報滿了。”
據海寧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海寧創設鄉村振興學院,為打造農村實用人才隊伍提供理論支持和實踐推動。該學院依托浙江紅船干部學院等29所院校實現聯合辦學,30余名來自不同領域、不同機構的“名教師”和“土專家”組成講師團,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千萬工程”等列為必修課。組建31個對應主題的現場教學點,因地制宜培養一批“三農”實用型人才。
記者了解到,選育農村“能人”、選用農技“強人”是海寧夯實鄉村振興基礎的一大重要舉措。除鄉村振興學院外,2020年以來海寧還連續開辦了《鄉村民宿管理》《農村環境全域秀美》《新品葡萄生產技術》等培訓班27個,培訓農村實用人才1174人。此外,通過搭建“雲上助農”直播平台,海寧還通過現場直播的方式推廣農業生產管理技術。目前,海寧已開展“梨”想的果實——採摘后梨樹管理技術、“桃”離梅雨——黃桃採摘后管理技術等農技直播培訓18期,共邀請17名省市級專家、14名鄉土專家參與授課。
嘉興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嘉興在全力打造共同富裕先行先試的過程中,基層活力迸發,強村富民的致富路徑多樣化,展現出了一派欣欣向榮的美好藍圖景象。接下來,嘉興將以產業興旺為基礎,以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為抓手,加快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區,譜寫嘉興共同富裕的嶄新篇章。
前不久“杭州良渚日”裡,良渚古城遺址公園人頭攢動,人們爭相目睹這一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實証之地。 今年7月,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滿兩周年。…
人民網杭州7月20日電今天上午,杭州市錢塘區*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一次會議開幕。錢塘區人大代表齊聚國際創博中心,聽取區政府籌備組組長朱黨其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