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嘉兴之十四:嘉兴良渚遗址考古两度刷新墓葬数量记录(上)
2005年,国家博物馆与浙江省文物局合作举办了《良渚文化文物精品展》,在《良渚文化考古大事记》中,载有考古发掘大事94件,其中嘉兴地区就占了24件,分布情况为市本级5件,海宁9件,桐乡6件,平湖2件,海盐2件,内容之丰富,令编者在梳理中迟迟难以落笔。奈何“话”已开篇,唯有抱着敬畏与虔诚之心,从较有区域特色的部分说下去……
今天和您说的是,桐乡新地里遗址与平湖庄桥坟遗址的考古发掘,两度刷新良渚时期文化墓葬数量记录的事。*一次发生在2001年7月15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正式对外发布,确认浙江桐乡新地里遗址是目前已知良渚时期*大的部族墓葬群,当时该遗址的发掘刚进行到三个多月,清理出墓葬93座,其中良渚文化时期的墓葬有85座,这一发现足以让考古专家们兴奋不已;第二次刷新记录的是——“2004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之一的平湖市庄桥坟良渚文化遗址及墓地。据《良渚文化考古大事记》权威记载:“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平湖市博物馆联合对平湖庄桥坟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2000余平方米,清理良渚文化墓葬236座,出土随葬品2600余件,及1件带木质犁底的组合式分体石犁。这是目前发现*大的良渚文化墓地。”2006年对该遗址的二期发掘,又清理出35座良渚墓葬,使墓葬总数达到271座,至今仍保持已知*大良渚文化墓地的记录。
说起来,这两处良渚遗址原本并不在文保部门的视线内,都是因意外情况被发现的。新地里是桐乡市留良乡(现归并崇福镇)湾里村东北部一个高墩的小地名。高墩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80米,面积超过10000平方米,相对北侧水田高3米,外围有沙渚塘等五条河流环绕。若不是2000年11月底,村里在高墩东北部取土平整北侧低洼田,意外推出了陶片、石器等良渚文化遗物,引来不法分子盗掘文物,惊动了政府和文保部门,继而组织局部抢救性发掘,无人知晓高墩下竟埋藏着一支强悍的良渚大型部族的遗存信息……
新地里遗址考古队队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蒋卫东副研究员当时介绍说,此前发掘出的良渚文化时期的墓群,*大也没有超过40座的。新地里的发掘成果使之当之无愧地成为迄今为止已知的整个良渚文化时期*大的部落墓葬群。从出土的陶器分析,器型主要以圈足盆、鼎、尊、带盖簋、双鼻壶等为主,没有发现豆,改变了良渚早中期墓葬中常见的“鼎、豆、壶”的陶器组合,从而确定了新地里遗址是一处良渚文化晚期遗址。此消息一经发布,迅速为国内各大媒体转载,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
遗址整个考古自2001年3月21日起至2002年1月4日结束,*后的发掘面积为2960平方米,共清理出的良渚文化墓葬140座,揭示了良渚文化高土台墓地的营建和使用过程,清理出灰坑、灰沟、井、祭祀坑、红烧土营建等良渚文化遗迹,出土了陶器、石器、玉器、骨牙器、木器等各类良渚文化器物1800余件(组)。来自京、沪、宁、鲁及本省近50名考古专家到现场考察后认为,在新地里遗址连同桐乡普安桥、嘉兴南河浜等遗址的发掘基础上,可以比较完整地探讨崧泽———良渚文化的社会演变。新地里遗址作为这段历史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意义重大。该遗址由此获得2001至2002年度国家田野考古三等奖。
平湖庄桥坟遗址因遭到文物贩子的“洗劫”,文物部门从接报到考古队进场速度之快,以及良渚文化前所未有重大发现,将在下篇为您讲述。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